摘要:說起來 Boro 歷史悠久,打從江戶時代就在日本出現,其實它的理念有點類似於國內舊時的百家衣,只不過百家衣是用碎布或者廢棄的布料拼接成爲的新衣服,而 Boro 則是由日本普通民衆穿着的衣物在穿破或者穿久之後,再經歷多次縫補之後得出的產物。市面上做 Boro 風格產品的品牌其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那我爲什麼會對 KUON 感興趣呢。

  最近又到了換季的日子,大家是不是已經開始收拾自己的衣櫃了?除了要將已經不合時宜的冬裝打包收起來外,是不是也要藉着這一波,順勢將一些「埋藏」許久的衣物好好清理一下。

  KUONTokyo

  我最近就在整理衣櫃,在這一過程中就發現,雖然我買的衣服大多都是結實、耐用的工裝產品,但很多衣服、褲子還是在穿着一段時間之後就出現了破損。

  在打包這些被我判定成爲「不能穿」的衣服時我開始思考:

  「什麼樣的衣服纔是真正耐穿的?換言之,有沒有什麼衣服是可以穿一輩子的?」

  其實我也知道,衣物本身就是消耗品,想要讓它陪伴你一輩子確實不太可能。伴隨着穿着、水洗出現磨損纔是自然的結果,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品牌卻並不這麼認爲,它認爲自家的產品是「可持續發展」的。

  Bind丨Foldo

  但是在聊今天這個品牌之前,想要先和大家提一嘴 Boro。爲什麼要先說 Boro?因爲它就是我在上文中那個「不合理」問題的答案。

  Jess Wrobel

  Boro 源自日語裏 boroboro(ぼろ),漢字的寫法是「襤褸」,原意指的是破爛或修理過的東西(這點從漢字寫法不難看出),到了現在則成爲了經過修補的日本紡織品的專稱,甚至圍繞着這些紡織品出現了同名的穿着風格。

  說起來 Boro 歷史悠久,打從江戶時代就在日本出現,其實它的理念有點類似於國內舊時的百家衣,只不過百家衣是用碎布或者廢棄的布料拼接成爲的新衣服,而 Boro 則是由日本普通民衆穿着的衣物在穿破或者穿久之後,再經歷多次縫補之後得出的產物。

  Museum für Ostasiatische Kunst

  當時的日本,棉花可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主要還是因爲其作爲熱帶植物,無法在寒冷的日本東北地區種植。所以,在江戶時代,由絲綢和棉布製成的織物就是所謂的上層階級特供。而普通民衆所穿的衣服多是由麻布製成,因爲務農的原因衣服一旦破了便需要縫縫補補,在這樣破了補、補了破的往復循環中,一件 Boro 服飾就這樣誕生了。

  Highsnobiety

  其實從我上述的描寫中不難看出,Boro 是當時人民因爲物資匱乏所不得已的產物,在那個困苦的年代,日本農戶會將自己的 Boro 服飾當做遺產一般,代代傳承下去。在這一過程中衣服會被添加上不同材質、不同風格的布料,再借由每一代人用不同的針法縫製上去,最終成爲一件有着特殊美感的古老「藝術品」。

  這樣一想,一件可以不斷縫補的 Boro 服飾,完全達到了可持續使用這一標準,說它是上面問題的標準答案也不爲過。

  Rakuten Fashion Week TOKYO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品牌,就是時至今日還在利用各種老派手法制造 Boro 風格衣物的 KUON。

  FDMTL

  提起 Boro 風格的服飾,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 VISVIM、FDMTL 或是 Kapital,比起這幾位「老大哥」來說,KUON 出道的時間確實稍晚,它是由品牌主理人石橋真一郎在2015年時創辦。市面上做 Boro 風格產品的品牌其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那我爲什麼會對 KUON 感興趣呢?

  一方面是因爲其對比其他品牌來說較爲合理的價格,二來這個品牌實在是太有趣了!先來看看它給自己品牌作出的總結:「是一杯加入有着萬年曆史南極冰塊的威士忌」。當我在官網看見這個比喻時,不由得感嘆到確實是妙,短短一句話便爲消費者們圈出了自己的重點:歷史、高級、創造力。

  KUONTokyo

  品牌名字 KUON(クオン)源自日語「久遠」一詞,品牌的理念很有意思:「新しいものは古くなるけれど,美しいものはいつまでも美しい」意思是「新的事物總會老去,美麗的事物永遠美麗」。

  KUONTokyo

  KUON 認爲經歷過時間沉澱的美麗更加難能可貴,所以每一件產品所使用的布料都擁有着50年到150年的歷史,他們會從世界各地回收布料,然後將其拆解之後再重新拼接、組合做成一件新的衣服。當然它對於美麗的追求可並非僅停留在使用上了年紀的古布,傳統工藝也是品牌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 KUON 的官網上,有專門分出一個區域來向消費者介紹他們會在產品上使用的工藝或是材料。圖片排版整整齊齊,文字也用上了日、英雙語,就是爲了讓消費者們瞧個真切,自己買回去的產品究竟是怎樣被生產出來的。

  我也從官網選了幾條來給大家看看:

  · 裂織 / Sakkora Sakiori

  Sakiori 是日本傳統技術,利用回收來的舊破布緯線編織棉布與拆解掉的布料交錯織造而成。

  · 拼布 Boro / Upcycle Boro

  拼布 Boro 是使用衣物製作過程中產生的碎布與廢料拼合而成的產物。物盡其用,確實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品牌所需要關注的地方。

  · 遠州藍織 / Enshu-Aiori

  通過使用比普通線更細的線進行編織,得到的布料能夠比傳統的 Sashiko 更輕且柔軟。另外,染色工藝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可以從織物內部進行染色,在不損失色澤的情況下降低織物的染色程度。

  · 刺し子 / Sashiko

  之前我們說到,在江戶時代東北地區等寒冷地區民衆因爲使不上棉花,於是就會將薄薄的面料層層加固,用數量戰勝質量,不但能夠保暖也能讓衣服更加堅固,這樣的工藝就被稱之爲刺子。

  現如今,刺子也已經演變成爲一種裝飾性的縫製手法,編織紋路也越來越多樣化。

  KUONTokyo

  如果你和我一樣,真的老老實實地看完了這些工藝介紹的話,相信你一定會被這個做事一板一眼的品牌所吸引,畢竟誰不想知道自己的錢究竟花在了什麼地方呢?(笑

  KUONTokyo

  雖然KUON重視歷史,但不要以爲它就是一個只會守舊的老古板,實際上他們的產品設計十分街頭化。你很少會在他的產品裏看見像是道袍之類的日式傳統服飾,更多的則是衛衣、教練夾克、五片帽等街頭服飾。而且他們對於自家產品給出的穿着建議是:「 拿起 iPhone,穿上KUONBoro-jacaket,然後跳上滑板 」。

  KUONTokyo

  並且KUON自詡爲21世紀的「新奢侈品」,因爲他們想要重新定義奢侈品的含義,在原本高級、獨創、美觀和功能的定義上再增加一條——創造力。這份創造力正是他們用舊布料與舊技術,創造了一部分與現如今審美體系相符合的新產品。

  KUON Tokyo

  這一點從剛剛發佈的 2020S/S 的 Lookbook 裏也能看出來,模特找來了說唱歌手 Yoshi 24k,在他的演繹下更是將KUON的街頭氣質釋放得淋漓盡致。

  如此看來,KUON的的確確用自己的創造力,令 Boro 與原本看似不相關的街頭潮流,產生出奇妙的化學反應。

  89a.co.uk

  現如今我們的消費主張早和往日不同,在大家心中「新即是好」。所以當屏幕上靚麗的人們都「着」最 FRESH 的新服裝時,你也想要同他們一般追逐時尚的浪潮。但或許我們也應該更加理性地去看待這件事情,KUON作爲一個唱「反調」的人,用自己的產品讓我們看見了「舊的美好」。

  透過這些打滿補丁的衣物,我們能看見匠人的靈魂都在這一片片「破布」縫製的衣物上得到純粹的展現,看起來「破破爛爛」實則價高耐穿的物品,或許能夠在這個慾望極速擴張的年代帶給我們對於時尚不一樣的看法。

  還是那句話:「新的事物總會老去,美麗的事物永遠美麗」。所以我們要去追逐的不應該僅僅是「新」,更應該是「美」。

  P.S. 如果想要購買 KUON 的產品的話,在國內就能買到哦,地址如下:

  SHANGHAI(上海)

  RIVETS STORE

  element

  initial-Shanghai

  BEIJING(北京)

  RIVETS BEIJING

  SKP BEIJING

  HONG KONG(香港)

  initial-Causeway Bay

  *未標註圖片來源的圖片均來自 KUON 官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