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同樣是在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改革中,針對鮮卑族一那婁氏,將他們的姓氏改爲婁姓。第二個起源於鮮卑族,以前的少數民族都是以部落名稱爲姓氏的,後來進入漢族之後,就將部落名稱漢化了。

百家姓是中國姓氏的結合。中國大部分人的姓都能在百家姓中找到,但是仍有一些姓氏的人羣,由於歷史原因,在百家姓中找不到,一姓就是其中之一。

一姓雖然只有簡單的一筆,但是在史書中記載,他的來源卻很多,主要分爲四種。


第一個起源是商王朝的湯。古代的商王朝的建立者湯,字天乙,後代取姓時就依據乙來取。在湯的後代中,有很多年齡不同的子嗣,爲了方便,就按照年齡的大小排序,稱爲壹氏,隨着時間的推移,壹就簡化成現在的一,這算是我國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起源於鮮卑族,以前的少數民族都是以部落名稱爲姓氏的,後來進入漢族之後,就將部落名稱漢化了。據漢書記載,在北魏孝文帝統治期間,實施漢化改革政策。

北魏的鮮卑族原來是以乙弗氏爲名的,經過漢化政策之後,改爲漢姓婁姓,但是仍然有一些追隨民族情結的人不願意改,所以依然保留着乙弗氏。後來,隨着時代的發展,逐漸簡化爲一姓,融合到漢族中。


第三個起源於匈奴,是古代西域的後代。唐朝時期,經濟貿易達到繁盛時期,不少漢朝之外的國家進入中國進行貿易,西域從西漢絲綢之路開通後,就頻繁的運送貨物到中國,而一姓的祖先就是西域庫莫奚王的副使格斯奇。

後唐時期,後唐明宗爲了方便稱呼,賜姓給他漢姓乙,其後代也因此都稱爲乙氏。後來,因爲避難而改姓爲諧音漢字“一”,也就是現在的一姓。


第四個起源於鮮卑族,這個起源與第二個起源很接近,只不過部落不一樣。

根據《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同樣是在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改革中,針對鮮卑族一那婁氏,將他們的姓氏改爲婁姓。但是仍然有很多那一婁族人不願意改名,於是就還是保留原來的姓氏。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那一婁也就簡化成一姓,融入到漢族,時代流傳至今。


從一姓起源的四個起源來看,大部分都是來源於鮮卑族和匈奴。在古代,鮮卑族和匈奴又統稱爲胡人,因此,一姓的祖先很可能是胡人。

胡人原是指的中國以北的遊牧名族。秦漢時期,塞北的胡人被胡人統一後,被漢人稱爲匈奴,而匈奴人則自稱爲胡。後來,匈奴西遷後,蒙古高原又相繼崛起了鮮卑、突厥、蒙古、契丹等遊牧民族,這些名族統稱爲胡人。


一姓隨着時代的發展,後人可能越來越少。但是仍有不少一姓的名人,如一君豪,著名當代書畫家、詩人;一鳴,著名當代書法家;一丁,著名當代作家;一勝民,著名當代教育家;一壺,著名當代書畫家等後人記錄在籍。現在一姓的後代也可以和自己的下一代多講講自己祖先的來歷,增加對於特殊姓氏的理解。


參考資料:《姓氏考略》、《魏書·官氏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