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

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

連保鮮紙都會過期,

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

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時間是食物的摯友

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

爲了保存食物

聰明的先人們發明了各種方法

儘管我們已經擁有了

多種多樣的科技化方式對食物進行保鮮

但醃臘、風乾、糟醉和煙燻等古老方法

卻讓我們獲得了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

在滇西北的昭通魯甸

那裏的人們還堅持着

以700年傳統古法醃製乾巴

上世紀八十年代

孔德益的父母將最地道的魯甸牛乾巴

帶到昆明銷售

此後

一家人便開始了對時間與味道的堅持

牛乾巴:承載着歷史和時間的堅持

牛乾巴是雲貴川渝等地常見的一種牛肉醃製食品,在雲南,這道美食的出現還與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元世祖忽必烈有關,相傳在1255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兵用羊皮囊橫渡金沙江,攻陷大理城,次年兀良合臺攻下押赤城(昆明),建下了佔據雲南的豐功偉業。

在行軍過程中,元朝大軍中的回族軍隊發明了隨軍美食——牛乾巴,並在雲南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紮下了根,得到了傳承發展,世代飄香!

昭通魯甸素有“乾巴之鄉”的美譽,醃製乾巴的製作工藝已有700餘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昭魯回民一代傳承一代,將這種人工醃製牛乾巴的方法歷經歲月洗禮一直延續到今天。

在魯甸,醃製牛乾巴時,要將沒有洗過的新鮮牛肉加鹽和香料、花椒粉之類,在簸箕上用力反覆搓揉,一般是先揉肉厚的,後揉薄的,將所有佐料味道用手力揉透心後,置於瓦缸,放於陰涼處,按肉厚薄先後放進瓦缸裏,然後用木蓋和麻布袋把缸口密封。牛肉醃製15—20天后,取出晾曬即可。

去年6月,魯甸牛乾巴製作技藝還被入選雲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32年的堅持成就孔氏牛乾巴

上世紀八十年代,孔德益的父母剛結婚,家中沒什麼積蓄,於是父親便想到貸款做乾巴生意。

“一開始,我父親是在昭通老家把乾巴醃製好,隨後便趕車拿到昆明順城街去賣,家裏購買的第一臺相機,拍的第一張照片,就是媽媽站在乾巴攤前的一張照片。順城街拆遷後,才搬離了順城街。”孔德益告訴我們,他們家的牛乾巴從銷售之日起邊堅持選用本地黃牛,昭通魯甸的本地黃牛,都是山地放牧,純天然精料餵養,通常需要經過30—36個月的飼養期,才能達到預期收穫體重。由於肉質細嫩、香味醇厚,黃牛肉看起來鮮紅欲滴,飽滿豐腴極富彈性,雪花紋理均勻分佈在肌肉組織裏,由此醃製成的乾巴,香醇酥脆,油而不膩,入口即化。

時光更迭,孔氏牛乾巴卻始終傳承着傳統制作工藝,黃牛一定要經過阿訇主刀,製作牛乾巴時,精選優質原料牛肉,再輔以適量食鹽、花椒等調料,採用搓揉、醃漬、晾曬等工序加工而成。“香味令人垂涎欲滴,食之三日不知它味”。

爲了舌尖安全 不添加是底線

32年,經歷兩代人,孔氏牛乾巴完成了從傳統作坊到現代企業的轉型,並摸索出傳統手工+工業標準化生產的路子,使得牛乾巴在保持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味型更穩定。

從原材料的採購、配料、製作、晾曬、包裝等每個環節均做到嚴格、規範,確保每一款產品達到標準,把牛乾巴做到了極致,是孔氏牛乾巴一直的堅持,“不含色素,也不含防腐劑,食用起來安全放心,這樣才能獲得消費者的喜愛!”

如今,年零售銷量60噸以上、食客遍佈大江南北,孔德益希望通過美食的傳播力,把這一道雲南美食推向海外。

如今,除了牛乾巴,孔德益和家人還研發出了方便消費者攜帶的即食類產品:油淋乾巴和麻辣牛肉,其中油淋乾巴是雲南回族最有特色的美食,一直以來深受食客歡迎,孔氏油淋乾巴肉絲細膩、酥軟,有韌性不塞牙,可口開胃,既是一款休閒零食,也是餐桌上的一道佳餚。

【爲了回饋就愛去雲南的粉絲小夥伴們,孔氏牛乾巴拿出滿滿誠意,只爲讓各位嚐到最雲南的美味。】

福利

截至2018年7月26日下午5:00

在本文評論留言點贊

前3名的小夥伴可獲得

200g裝油淋乾巴一份

① 孔氏牛乾巴生食系列

② 孔氏牛乾巴即食系列

圖:孫兵

編輯:怡丹小可愛

審覈:陳大衡

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