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從董卓亂政開始,天下便進入到了諸侯割據的時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也誕生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爲人所津津樂道的大概便是在戰場上運籌帷幄的軍師們了。不過有意思的是,三國時代,最爲著名的軍事大都集中在了蜀國陣營。

潁川著名隱士水鏡先生便曾說過一句話:“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水鏡先生學識廣博,精通道學、奇門、兵法各家學問,尤其是對識人方面十分的獨到,劉備對於水鏡先生向自己舉薦的人才自然是深信不疑。

事實上劉備是一個十分懂得籠絡人心的人,以至於後來三國名士幾乎大半都盡歸其手,其中便包括“臥龍”諸葛亮,還有“鳳雛”龐士元以及蜀國後期的名將“幼麟”姜維。可以說四人劉備已經獨得其三。爲何卻仍然敗了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蜀國的柱石臥龍諸葛亮,諸葛亮是早年跟隨叔父諸葛玄遊歷到荊州的,諸葛玄死後,諸葛亮便子啊隆中一帶隱居了起來,一直到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之下,才請出了諸葛亮出山相助。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記載:“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鳳雛“龐統”,是在諸葛亮出山比較長一段時間之後才加入到劉備陣營的,龐統生於公元179年和諸葛亮年若相仿,我們知道,龐統的外貌形象不太好,甚至可以說從表面上來看並不是特備聰明,至少好諸葛亮比起來差遠了。

不過好在水鏡先生有識人之明,將其推薦給了劉備,不過也是幾經輾轉纔得到重用。然而在公元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龐統不僅獻上錦囊妙計,同時還自己率衆攻城,最後不幸中箭身亡,年僅36歲。

諸葛亮的隆中三策才進行到第二步“鳳雛”龐統便犧牲了,軍中又剩下了諸葛亮扛大旗。而最後一個幼麟姜維歸順蜀國的時候劉備已經去世五年了,不過他卻得到了諸葛了的重用,並隨諸葛亮出祁山北伐,一路上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正是在北伐時,諸葛亮遇到了他的平生大敵司馬懿。當時的蜀國有諸葛亮在,姜維也只有在一旁學習的份。所以他也是親眼見證了這兩位曠古絕倫大謀士的鬥智鬥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司馬懿有一個外號正是叫“冢虎”。

我們知道爭奪天下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只可惜劉備只得了人和。當初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水鏡先生便曾感嘆道:“臥龍雖得其主,但卻不得其時。”最後果然一語中的,天時和地利最終都偏向了曹魏陣營,上方谷一役便能看出端詳了。而在諸葛亮於公元234年去世之後,姜維甚至在劉禪投降之後依舊不放棄不忘復國大志。然而終是孤掌難鳴,被魏軍所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