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無疑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節奏,也給整個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但隨着疫情的防控,街道熱鬧起來了,快遞繁忙起來了,出租車跑起來了,工地的機器又響起來了……城市復甦起來了。

城市復甦的背後,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在抗疫期間默默奉獻,舍小家爲大家,在本職崗位上付出着常人難以理解的艱辛;如今,他們又快速投入到復工復產的一線,繼續奮鬥着。他們,是這個城市最普通的勞動者;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在這個五一勞動節,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致敬!

航班降落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並停靠海關指定檢疫機位。

文/圖馬晴茹

疫情不退我不退,疫情退去我堅守。

從事檢驗檢疫工作已10年的張建兵對記者談起手頭的工作自信滿滿、條理清晰;而提起妻子和孩子時,雖然嘴上說着“她們都習慣了”,眼裏卻滿是內疚。

一通求援電話響起

“張主任,趕緊過來,情況不太好!”

除夕(1月24日)晚11點30分,剛從機場運送完物資回到家張建兵接到了機場同事的求援電話,此時他身後是家人和滿桌的年夜飯。

“一個武漢團即將在咸陽機場入境,並且已經有乘客出現發燒症狀,速來支援!”

聽到部分電話內容的妻子頗有些擔心,疫情來勢洶洶,丈夫又要趕往一線,但看到張建兵焦急地換衣服往外走,她只能起身打包好食物遞給他說,注意安全,給同事們帶點夜宵。

張建兵只能又一次歉意地對妻子笑笑,迅速駕車從北二環的家裏趕往機場。多年來最怕夜間電話響起。

全年365天專家二線值班經驗告訴他,一場硬仗要來了。

考慮將要面對的是200餘人的團組,現場一定會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張建兵到達後立刻換上防護服,投入一線。

“我有經驗,大家聽我指揮,所有人員按就高不就低原則做好防護;大家先不要慌,把乘客安排在指定位置,存在發熱和有症狀的乘客進隔離室留觀。”

轉運有症狀旅客。

所有人員認真複測入境旅客體溫,醫學排查可疑旅客和密切接觸者,仔細做好每一份流行病學調查表,反覆登機做流行病調查和咽拭子標本採樣,安排可疑人員的隔離,第一時間爲實驗室送樣本.....

張建兵說,印象最深的是,來自武漢的一家四口去泰國旅遊,之後入境落地西安。排查時發現除了小孩,其餘三人都出現了發熱症狀,這一下讓所有同事的神經都緊張了起來。

一項項檢查、採樣、隔離留觀等結果,在得知檢測結果均呈陰性時,大家真是常舒一口氣。

海關工作人員正在對下機乘客採樣。

忙碌

作爲海關係統衛生檢疫專家,衛生檢疫學科帶頭人,張建兵親歷並且參與了抗擊SARS、甲流、埃博拉等重大疫情任務,具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

在準備現場,他有條不紊地給現場同志分工,定人、定崗、定位,劃分職能,感染風險較大的崗位由自己和衛生專業人員擔任。

對載有武漢旅行史旅客的航班,開展登機檢疫排查,詢問是否有武漢旅行史,對旅客進行測溫,覈對護照並收集《健康申明卡》,清艙後提示機組衛生處理要點;有序分流發熱病人、可疑病例、密切接觸病例,一般接觸病例;移交病例,現場消毒,工作人員手消毒等工作。

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由於多個積壓航班,張建兵和他的同事們經常需要從深夜忙到第二天下午才能處理完畢。

不止業務能力,在理論層面上,張建兵也頗有思考。他打開電腦上的口岸重要疾病預警與防控綜合信息平臺的PPT,指着它對記者說,這是他的專利之一,有了這個,就能更好地節約海關係統的人力、物力資源,節約效率。

海關工作人員對飛機消毒。

退票、儲備口罩、上一線

1月20日,陝西省衛健委印發了防控工作通知,制定疫情防控、醫療救治方案,並且成立專家組,確定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西安市第八醫院等作爲省級定點醫院。

而這一天,張建兵也說服了妻子和孩子退票,不回老家了。

孩子高考考上空軍軍醫大學臨牀醫學專業,這是開學後的第一個寒假,他們夫妻也很多年沒回老家了,本想着今年春節回去給孩子的姥姥姥爺報個喜,所以早在1月初,張建兵就滿心歡喜買好了票,一家人也準備、期待很久了。

但看到新聞,湖北疫情爆發,陝西也不容樂觀,作爲海關總署衛生司風險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境衛生檢疫生物安全組委員,他出於從業多年的職業敏感性,感覺口岸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張建兵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了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並建議要提前做好物資、人員準備。

1月21日,張建兵帶車到醫藥市場購置了15000個醫用口罩、10把紅外測溫槍、100支手消液、300支醫用水銀體溫計,這批物資在後面派上了大用場。

“我當時去漢城路醫藥市場上購買物資,給商家說我們屬於口岸一線防控,迫切需要防護物資,商家就把口罩全留給我們了,按0.35元一個,我當天是從後院拿走的,之後商家還捐贈了84消毒液等消殺用品。”

“目前疫情情況不容忽視,我又是負責口岸工作的,我要都走了,這一攤子事誰來弄,大家都別回了,自駕路上也不安全。”張建兵的愛人劉春輝是醫生,非常支持和理解他的工作。

孩子起初不太樂意,一定要回去看姥姥,之後在他媽媽的勸說下也理解了。

張建兵向記者介紹口岸重要疾病預警與防控綜合信息平臺。

清零不等於結束

“基本上兒子是愛人一個人帶大的,家裏老人也全靠她照顧,我工作性質就是這樣,她們也習慣了。”張建兵苦笑着。

因爲工作原因,他時常不在家,很多工作涉及保密性質,也不能對家人詳細說,一句“執行任務去了”,就涵蓋了所有。

“這些年陪伴愛人、孩子太少,心裏很內疚。兒子自小獨立懂事,可能是受家庭氛圍影響,也報考了醫學專業。”

提起孩子,張建兵頭揚的高高的,滿臉驕傲,但因爲工作原因常常缺席兒子成長的很多重要時刻,父母生病也大多是兄弟姐妹和妻子在旁照顧,不一會兒又眼泛淚花。

3月26日,陝西戰“疫”前線傳來捷報,陝西本地確診病例已全部“清零”,而本地清零卻不等於疫情結束。尤其是自3月23日起,西安咸陽機場作爲目的地爲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指定第一入境點之一,外防輸入成爲西安咸陽機場海關的工作重點,張建兵始終堅守一線。

從除夕到現在,90多天,張建兵一直在一線。

爲了方便第一時間到現場工作,索性在辦公室住了下來;因爲忙於業務經常錯過飯點,大部分時間是拿泡麪充飢。

“回家也只是取個東西就走,主要是忙,再者我一直在外面,也怕給家裏人帶來感染風險。”張建兵說,從除夕到現在,他幾乎沒有回過家,喫飯、睡覺儘量都在單位解決。

在採訪臨結束時,張建兵對記者說,“你不要把我寫的太好,我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

記者手記

張建兵簡簡單單的“習慣”二字,做起來又談何容易。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背後需要莫大的付出,她們懷着你在前方守大家、我來守小家的心情,默默送你出征,微笑盼你歸來。

有人宅在家裏,就有人要走出家門,化身城市堅守者,守護千家萬戶的柴米油鹽。早餐攤、小麪館、零食鋪和來來往往的行人車輛……那些我們眼裏的人間煙火,我們看得到的熱愛,背後是熱愛裏的逆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