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鸿章一气之下,对当时代表日本的伊藤博文说:你们可要想清楚了,如果你们现在还是执意要台湾岛,那么以后日本和中国必定就会结为世仇,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一定会洗刷你们留给我们的耻辱。1895年3月13日,慈禧太后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还聘请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率领一百多人组成的谈判代表团前往日本马关谈判。

1895年3月13日,慈禧太后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还聘请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率领一百多人组成的谈判代表团前往日本马关谈判。当时日本派出的代表,以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为首。

陆奥宗光有着“剃刀大臣”之称,他在签订、修改不平等条约方面极其干练,他也是中日近代关系史上一个重要人物。3月19日,李鸿章一行抵达日本下关(即马关)。李鸿章清楚的意识到,战场上的失利,在谈判桌上要想有所斩获,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初李鸿章代表前去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曾经跟伊藤博文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段话现在何尝不是还在应验着。

伊藤博文是明治的九元老之一,也是日本第一个内阁总理大臣,他在日本的地位其实就跟李鸿章在清廷的地位差不多。伊藤博文曾经在明治维新之后四次组阁,在任期间长达七年。说起来,虽然当时清朝跟日本的关系已经算是很不好了,但是李鸿章其实跟他交情不浅。两人的第一次相交是在1885年的2月,当时日本方面派出伊藤博文出使中国,之后两人在此后一直都有书信往来。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大门被敲开,昔日的天朝上国变成西方列强眼里的大蛋糕,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口。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败退,不得已向宗主国清朝求助,然而,日本乘机派兵去了朝鲜,挑起战争。7月25日,甲午中日海战彻底爆发。就连一直被看成是''弹丸小国''的日本,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彻底打败了清王朝,战败之后的清王朝,为维护满清八旗自己的利益,不惜签订最为贪婪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中国战败,李鸿章亲手组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其实早就明白战争的结局,他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跟慈禧站主和派的。可日本想要挑起战争,那又由得他们呢?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接受慈禧的任命成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谈判一开始,日本就狮子大开口,他们要求清廷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半岛、台湾岛以及朝鲜,并要求清廷赔偿白银无数。


他一直希望争得一分是一分,跟日本方面反复辩论。第三次的时候李鸿章还遇刺了,因着这事,凭他在国际上的声望,才勉强减少了一些。第四次谈判的时候,日方再不肯让步,他们索要赔款2亿5千两白银,还有割地。伊藤博文提出必须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还不死心,说一个月太急了,是否可以两个月?但是伊藤博文没同意。


一开始,李鸿章也曾据理力争,但日本丝毫不肯松口,谈判进行了数天却依然僵持不下,日本依然十分强硬。李鸿章一气之下,对当时代表日本的伊藤博文说:你们可要想清楚了,如果你们现在还是执意要台湾岛,那么以后日本和中国必定就会结为世仇,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一定会洗刷你们留给我们的耻辱!这席话使在场之人无不沉默。

但李鸿章的这番话并没有让日本改变想法,最终,清廷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原来清政府的藩属国——朝鲜,并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签订了马关条约之后,李鸿章发誓再也不踏上日本的土地。伊藤博文虽然在政治上对李鸿章咄咄逼人,但是私下他很欣赏李鸿章。给了李鸿章极高的评价,说他是大清国中唯一有能耐跟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人。

而现在看来,李鸿章所言都实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