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武則天覆原圖原來長這樣,難怪李世民不愛她,李治卻對她很癡迷近些年,重視兒子卻輕視女兒的現象,才逐漸被糾正,很多地方纔開始不那麼在意。要知道在以前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女人在夫家的地位都是由他生的,孩子的起數量和性別決定。也只有生下男丁才能爲夫加傳續香火,才起到了女人的真正作用。當然我們也都知道這些思想是腐敗的,落後的。也正是近些年來,女性的地位才逐漸得到提高。女人可以獨立自主選擇自己的職業,甚至選擇自己是否生孩子。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會給女子定很多條規矩,比如在家的時候一定要聽從父親的話,如果父親不在了,要聽從兄長的話,出嫁了以後一定要聽夫君的話,如果夫君不在了,就要聽從兒子的話。所以說一個女人一生沒有幾次能自己做決定的時候。甚至還有幾句話這樣流傳,比如女子沒有才華便是有德行;男人可以有很多個老婆,但是女人絕對不可以有其他男人;女人若是長着大腳就會被嘲諷和看不起;女子就該乖乖待在家中,不宜常出門。

但是就算時代對女性的壓迫非常強烈,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也出現了幾位,在政治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女性政治家。比如我們經常在電視電影中看到非常熟悉的幾位太后,宣太后羋月、呂雉、孝莊、宋美齡。還有一位是從古至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這些傑出的女性中宋美齡是現代的,接受的教育不同,但是眼界和才能也都是非常有遠見的。其實最讓大家敬佩的應該是唯一一位登上皇位的武則天,才華和能力是她們這些人的共性,但是有膽量有野心登上皇位的也只有這一位。

以前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人們已經習慣了朝堂上的事一定是由男人來做主。這位女性突然要登上皇位,凌駕於所有的男人之上,這無疑於對當時的男人來說是非常大的恥辱。所以能在那種情況下冒天下之大不爲,做第一人是非常困難的,也必須要有一些政治手腕兒才能讓這些大臣信服,並且爲她所用。不過這些應該在她做了這個決定以後就已經準備好去面對了。其實那時的後宮。已經全部聽從他的命令,前朝的朝政也已經把持了不少時日,所以一切的事情都是有頭緒的。但是在她初入宮時,她並不得寵,而且她經歷的後宮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而是有很多坎坷。

她進宮是在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通過選秀進入宮中的一個秀女。那時的她性格比較活潑明朗,同他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與他一同入選的另一位秀女名字叫做徐慧,這位秀女的性格比較安靜柔和。相對於這兩種性格,皇帝更喜歡平靜柔和的。除了性格方面,他的長相非常的明豔美麗,但是卻略顯強勢。而且當時有人對皇帝說過,這名秀女以後怕是會改變朝政,所以正因爲這一點,皇帝對她會刻意的冷落和疏遠。這也就是爲什麼皇帝死前一定要她說出,在皇帝死後她會去與青燈古佛相伴再也不回來,才肯放過她。

那時李世民最得寵的兒子是李治,所以理智可以經常出入宮內去看望父親,給父親請安。這來入宮中的次數變多了以後,明媚驚豔的武則天,逐漸成爲了他眼中的獵物,雖然她在李世民眼中可有可無,李世民並不愛他,但是李治很明顯的看上了她。逐漸的,這二人開始祕密的相處往來。後來先帝駕崩了,她也就被送往了寺廟中修行。如果沒有後來的黃帝因爲感情難以控制,也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知道的故事發生了。但是李治非常的想念她,經常跑去寺廟與她相會,正巧這時皇后與其他妃子不合,想把她接回來共同對付那個妃子,這也就爲他回宮提供了很好的臺階。至此,她又開始了回宮以後的另一條路。這一路她沒有心慈手軟,抓住他所有能抓住的一路走到了皇后的位置。逐漸得到皇帝信任的她也開始展現自己的政治方面的能力,而皇帝也非常依賴她,將許多前朝的事也都放心的交給她,其實這段時間的歷練,也爲她後來打算登上皇位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現在的人用科技手段進行復原了武則天的長相以後,無不被她的美貌所驚豔,但是同時又感覺她的美過於強勢,有一種盛氣凌人的感覺。可能這個長相也就正能說明了爲何她不受李世民看重卻對於李治來說卻十分癡迷。李世民是一個各方面都十分成熟的君王,他自然不會喜歡強勢的女人。而他的兒子從小就失去了母親,這種強勢恰巧會給他帶來安全感。

其實這一切看起來都是一步一步向前推進的過程,但是許多事情也有着很多偶然,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人經歷這一切的時候都能達到這樣的成就。這也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時不我待。如果皇帝對他的感情並沒有那麼深,那麼她的後半生也沒有也別無它想,只能在寺廟度過。如果他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就算有人一直偏袒她,但是她仍然會有可能被他人陷害,或者孤獨、懦弱的在宮中過完一生。所以走怎樣的路是別人的安排,也是自己的努力。歷史是一個永遠沒有結論的話題,值得每一個現代人去仔細品味,這裏只是經典奇聞說的一些個人觀點,真理還需大家自己品讀。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