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魁、鍋盔饃、幹饃,是陝西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傳統風味麪食小喫。乾縣鍋盔是直徑八寸、厚約六分的圓餅,呈菊花狀,表皮酥黃微鼓,剛出鍋的鍋盔面香撲鼻。乾縣鍋盔由於做工獨特,所以久放不壞。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幹、酥、白、香”著稱。乾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乾縣鍋盔是陝西風味獨特的傳統小喫之一,是各地鍋盔中的佼佼者。其外觀呈圓形,饃邊壓成帶輻射狀的一高一低的波紋,火色均勻,看上去宛如一個大菊花圖案。其顯著特點是: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饃瓤幹酥,色形美觀。用手掰開,層層分明;用刀切開,狀如板油。聞着香,喫起酥,回味無窮,耐飢,耐貯,攜帶方便,是關中地區饋贈親友的佳禮,因而遐邇聞名。60年代,謝覺哉、郭沫若同志巡視乾陵時,品嚐了乾州鍋盔後,連聲稱讚:“乾州鍋盔,名不虛傳”。

乾縣鍋盔歷史悠久,始於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傳,公元六二四年至七零五年,唐高宗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最初選取中乾縣東北25公里的五峯山,後因穴位風水不吉利,而改選在乾縣城北3公里的梁山上。梁山風景優美,是當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遊覽之所,位於京都長安西北80公里,在“八卦”中屬於乾位,故將陵墓稱爲乾陵。

乾陵修建工程浩大,徵用了數萬名匠人和民工。當時,有個叫冬娃的小夥子,從小失去母親,和父親兩人相依爲命,他生性聰明,勤勞樸實,很受鄉鄰的稱讚。誰料後來父親因病臥牀,冬娃每天除了上山打柴外,回來還要給父親燒菜做飯,天長日久這樣幹,便練就了一手做飯的烹調技藝。修建乾陵徵用民工時,他替父親去做工,因人多而活路又繁重,飯食往往不能按時喫,困苦不堪。有一天,他肚子餓得實在撐不住了,就悄悄地在路邊挖了一個土窩窩,架上自己的頭盔,把面和勻放在盔內,在盔下燒着柴禾,過了一會兒,他從盔內取出烙成的饃一嘗,酥脆可口。他高興極了,就把這個辦法告訴了同伴,讓大家改用鐵鍋去烙,結果喫起酥,聞起香,一傳十、十傳百,就形成了這種獨特的鍋盔饃。

從此後,築陵工地上香氣瀰漫,總監嚐到這種香味異常的饃後,感覺不錯,忙派專人送到京城長安。這種鍋盔香味異常,既耐飢,又久放不餿,頗受民工和士卒的歡迎。因此饃不同一般,後來唐王朝每年就要乾縣進貢鍋盔饃。這種烙饃的方法,逐漸流傳到民間。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由於歷代勞動人民不斷地改進製作方法,鍋盔饃的質量也越業越好,樣式也有許多種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乾陵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衆多旅遊者,他們總愛喫乾縣的特產——鍋盔饃,臨走時還要帶上幾個,回去送給親朋好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