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8日,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卡普斯京亞爾靶場一枚白楊洲際導彈深夜點火升空飛越國界線,戰鬥部以25馬赫再入速度準確命中數千裏之外的哈薩克斯坦薩雷-沙甘靶場預設目標。

白楊導彈點火升空

洲際導彈尤其是固體燃料洲際導彈作爲一種長期儲存武器需要定期抽檢發射,以檢驗武器系統可靠性。洲際導彈作爲戰略進攻的最強底牌,有着無與倫比的戰略打擊能力,因此它的一舉一動也必然觸碰全球安全的敏感神經

洲際導彈飛越國境命中他國目標,此類案例在全球範圍內也是非常罕見,展示了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高度互信。

薩雷-沙甘靶場

兩家都是獨聯體成員國,同時也都是集體安全條約成員國,俄羅斯在航天發射領域時至今日仍然高度依賴哈薩克斯坦,比如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就是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執行此次落區任務的薩雷-沙甘靶場不僅是俄洲際導彈靶場,同時也是俄反導防禦系統試驗場。

民兵在白楊下吹拂着東風,網友神奇的腦洞將全球三大陸基洲際導彈濃縮在這一句話之中。白楊導彈通常代指RT-2PM白楊導彈與白楊M導彈,此次發射型號並非升級版白楊M,而是單彈頭配置的RT-2PM,該彈採用三級固體火箭推進結構,起飛重量35噸,能將762公斤重戰鬥部投送至1萬公里之外,綜合戰技術性能類似我們的DF-31AG。

白楊導彈

選擇白楊導彈發射也有消耗庫存考慮,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俄戰略導彈庫由於國力不濟導致急劇萎縮,比如白楊導彈設計壽命只有10年,庫存導彈全部都是超期服役狀態。隨着近年來整軍經武初見成效,亞爾斯、先鋒等新型導彈陸續完成研發,俄軍也終於有了新鮮血液。

亞爾斯洲際導彈

接下來幾年白楊導彈部隊將全面換裝亞爾斯洲際導彈,該彈相較於新式的白楊M更勝一籌,不僅有着1.1萬公里射程,戰鬥部投送質量也大幅度提高,可以搭載多枚分導式機動彈頭,綜合戰技術水平與我們的DF-41不相上下。然而俄羅斯畢竟國力有限,選擇大力發展戰略武器,許多現代化海空武器就成長乏力。

卡普斯京亞爾靶場與薩雷-沙甘靶場兩地相距兩千餘公里,而這對於1萬公里射程的白楊導彈來說顯然不夠,所以此次發射大概率是選擇了高拋彈道用以模擬全射程試驗。

兩千餘公里間距高拋彈道發射

俄羅斯作爲國土面積排名全球第一的國家,並不缺乏遠射程靶場,位於勘察加半島的庫拉試驗場是俄最東端的導彈靶場,從國土西端發射至該靶場導彈飛行距離足足有五千多公里,今年該靶場就承接了數次潛射洲際導彈發射的落區任務。

雖然可以最大限度驗證全射程發射科目,但庫拉導彈靶場距離美國阿拉斯加半島太近,那裏部署有偵測洲際導彈飛行的戰略預警雷達,所以還是有所忌諱,而選擇哈薩克斯坦的薩雷-沙甘靶場就可以規避美國雷達偵測。

國產某型戰略預警雷達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薩雷-沙甘靶場距離我國僅有500餘公里,我們在那一帶也部署有戰略預警雷達,而俄方此類活動按照雙方條約要求,都會事前向我方通報。

執行此次白楊洲際導彈發射任務的卡普斯京亞爾靶場與我們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頗爲相似,它們都是靠彈道導彈發家,都是各自國家最早建立的航天發射場。二戰結束後大批德國導彈技術專家匯聚卡普斯京亞爾靶場,在這裏試射了V-2改進型導彈。

蘇聯時期該國主要有三大航天發射場,分別是卡普斯京亞爾航天中心、普列謝茨克發射場、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蘇聯分家以後俄羅斯航天實力被大大削弱,最重要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成爲境外發射場,每年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費用,另外兩座發射場由於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備,根本無法承接大規模航天發射任務,尤其是載人航天發射能力嚴重缺失。

哈薩克斯坦境內拜科努爾發射場

直到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位於遠東地區的東方航天發射場開建,俄航天發射能力才逐步恢復元氣,然而即便是東方航天發射場目前也沒有載人航天發射能力。

歸根結底國力決定一切,如果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支撐,不論是戰略武器亦或者航天事業都難有出頭之日,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如今已經擁有這一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