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諸葛亮儘管死了幾百年,但是他的威名一直還在,桓溫儘管再囂張,他也不敢直接叫板諸葛亮,硬闖八陣圖。根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諸葛亮,一個不需要被

“三國演義”吹捧,就能封神的人物。歷史上的文學大家對諸葛亮的評價都是非常高,如“詩聖”杜甫就曾經多次寫詩稱讚諸葛亮:“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南宋詩人陸游有詩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要知道杜甫和陸游可沒有讀過《三國演義

》,他們都是讀正史來了解諸葛亮的,當了解完諸葛亮之後,他們對諸葛亮佩服的是五體投地。杜甫在詩詞中寫道“名成八陣圖”,那麼八陣圖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根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八陣圖是諸葛亮根據黃老之學以及兵法思想做出來的一種陣法。

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其中八個大陣分別由六個小陣組成,中軍大陣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共計64個小陣。

這64個小陣千變萬化,讓人捉摸不透,如果破陣之人不能破陣,那就會慘死在裏面。那麼這八陣圖究竟有多厲害呢?

夷陵之戰,劉備戰敗之後,倉皇而逃,陸遜在後面追趕,結果一不小心誤入了八陣圖中。陸遜也是飽讀兵書,認識天下很多奇門怪陣,但是唯獨不認識八陣圖。

陸遜在裏面轉了幾圈都沒有出來,還好黃承彥幫他一把,陸遜這才逃了出來。八陣圖流傳千年,只有一個人看破了八陣圖,此人就是桓溫。


桓溫(公元312年——公元373年),東晉權臣,力主北伐,收復失地,但失敗告終。蜀漢滅亡幾百年之後,在蜀地又出現了一個漢國,史稱成漢。

桓溫決定先收復蜀地,在進行北伐。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溫領兵伐蜀,走着走着就看到了當初諸葛亮留下的八陣圖。

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只有桓溫認識八陣圖,並且看破了八陣圖,但是他沒有破解,因爲他害怕。如果破解成功了,固然是好事,可是萬一破解失敗了,那就死了,桓溫纔不會如此的冒險。

據《晉書》記載:“初,諸葛亮造八陣圖於魚復平沙之上,壘石爲八行,行相去二丈。溫見之,謂‘此常山蛇勢也。’文武皆莫能識之。”


諸葛亮儘管死了幾百年,但是他的威名一直還在,桓溫儘管再囂張,他也不敢直接叫板諸葛亮,硬闖八陣圖。因此,桓溫繞道而行,儘量避開諸葛亮的埋伏。

桓溫繞道到了成都,晉軍和漢軍打的如火如荼,桓溫趁其不備攻進成都,成漢皇帝李勢投降,成漢政權滅亡。在騎兵沒有崛起的時候,士兵打仗主要靠的就是陣法,通過集體的力量碾壓敵人。

隨着騎兵的崛起,火器的興起,陣法也逐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敵人的騎兵已經衝了過來,而你還在擺陣法,這顯示是不明智的。不過,陣法也曾經在冷兵器戰爭中輝煌過,曾經給敵人造成嚴重的威懾力。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

參考文獻:《

三國志

》、《

晉書

》、《

諸葛亮傳

》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