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2592字

閱讀時間約:8分鐘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鼓勵和支持黨外人士講真話、道真情、建良言,並本着“有則改之”“聞者足戒”的原則在工作中積極加以吸納和改進,體現了協商民主制度的真實性和優越性。

黨外人士座談會作爲政黨協商的重要歷史淵源,在抗戰時期的陝甘寧邊區就已有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不僅是邊區“三三制”政權的重要補充形式,還是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實現形式,是中國共產黨自覺接受黨外監督的有益探索和嘗試,在鞏固抗日民主政權、實現民主政治、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邊區民主政治的一種新形式

黨外人士座談會作爲中國共產黨一種非正式的民主人士參政議政、民主協商的方式,最初源於抗戰時期的士紳座談會,其初步形成一般認爲始於1942年10月至1943年1月召開的西北局高級幹部會議期間。

1943年1月29日,西北局邀請邊區政府副主席李鼎銘、教育廳副廳長賀連城以及李丹生等黨外人士舉行座談。會上,西北局祕書長賈拓夫向黨外人士報告了高幹會的經過及所討論的各項問題,黨外人士在聽取報告後紛紛提出意見。李鼎銘提出“希望共產黨要研究黨外人士的心理,真能與黨外人士合作”。李丹生也發表意見,“共產黨是愛國的,黨外人士也是愛國的,要合爲一體”。謝覺哉與賈拓夫對黨外人士提出的意見表示贊同,並表示對做得不夠的地方將加以改善。

這次黨外人士座談會後,邊區所轄的隴東、延屬、綏德等分區也相繼召開。如在1944年6月馬錫五專員主持召開的隴東分區士紳座談會上,地方士紳、勞動英雄等數十人蔘加座談,會上提出的意見與批評不下30餘件。分區一級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以1944年8月延屬分區黨外人士座談會影響最大。這次會議歷時11天,到會者40多人,會議廣泛聽取黨外人士對於政治、經濟、教育、軍民關係等各方面的意見。會議進行中,毛澤東、周恩來、王震等先後出席會議並講話。值得一提的是,會議經熱烈討論除一致擁護毛澤東“十一運動”號召外,還通過了11個提案。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提出並通過提案,這在陝甘寧邊區也是首創。

黨外人士座談會不僅在邊區、分區召開,也在富縣、米脂、子洲、延川等縣一級召開。從延安《解放日報》1944年6月至12月半年來的報道看,縣一級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士紳座談會就達10次。由此可見,黨外人士座談會已經廣泛存在於邊區民衆的政治生活中,成爲邊區民主政治的一種新形式。

加強黨外人士座談的組織動員和典型帶動

中央和邊區的領導人對共產黨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十分重視,通過領導人講話、批示、轉發文件、發表社論、宣傳報道等一系列方式,就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這一民主協商的新實踐、新經驗進行動員和推廣。

毛澤東對黨外人士政策的提出發揮了重大理論貢獻,他先後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設》《關於共產黨員與黨外人員的關係》等著作及講話中,多次表示共產黨人必須和黨外人士要多合作、多商量、多座談、多開會,多徵求黨外人員對黨的意見。1943年2月1日,毛澤東在謝覺哉、賈拓夫關於邊區黨外人士座談會的報告上批示:“以後西北局可每兩月召集座談會一次”。這是中央領導人首次以批示的方式對黨外人士座談會提出要求。1944年12月,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在邊區第二屆參議會第二次大會上報告工作時再次強調:“若干專署和縣府,召開了各界人士開誠協商的座談會,此種方式也很有益處,今後值得推廣。” 在中央和邊區廣泛動員的同時,對各地的先進典型也及時予以報道。如延屬分區黨外人士座談會期間,延安《解放日報》就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刊發的通訊稿件、社論多達8篇。座談會期間,《解放日報》還刊登了題爲《黨外人士座談會的意見》社論,指出:“對於現在各地所舉行的黨外人士座談會,應該予以充分的重視。凡是正在進行的地方,要好好進行,凡是尚未進行的地方,要召集起來,很鄭重的進行這種會議。”而且,“這種黨外人士的座談會,敵後各根據地都應該舉行”。

認真而有責任地履行協商和監督職能

放手發動黨外人士徹底檢查、批評各級政府工作,進而開誠佈公、毫無顧慮地將一切有關當地政策與行政問題的意見收集起來,以便政府發揚成績、改正缺點,這是邊區黨外人士座談會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

從邊區黨外人士座談會召開情況看,參會的黨外人士無不本着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檢查政府工作,積極建言獻策。他們不但指出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績,而且認真地批評缺點,提出改進工作的辦法。如在1944年8月綏德分區召開的士紳座談會上,邊區建設廳霍子樂副廳長對邊區政府號召的“十一運動”提出自己的意見,“按照綏德分區的實際情形,因爲牛少,每戶難得有一頭牛,可改爲驢。分區人稠,可以幾家用一口井,發展水利”。馬醒民則就幹部作風提出質問,“個別區鄉幹部打罵人,但是,幹部犯了錯誤要處分他,不能調走就算”。延屬分區黨外人士座談會後,吳漢章等32名黨外人士在《延安日報》發表離別謝言,其中特別提到,“到會同仁均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精神,踊躍發言,積極建議。以往某些未曾直爽傾吐之言,這次我們盡情地談了;以往旁觀爲客之想法,這次我們一掃而空了”。

及時採納和落實黨外人士座談會的協商成果

邊區既充分發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民主協商精神,同時對於黨外人士座談會的協商成果,邊區各級政府認真研究,逐條解答,並加以解決和落實,這也是邊區黨外人士座談會的顯著特點之一。

從相關檔案史料看,黨外人士座談會後,對可以立即付諸實施者,即着手施行;對應早作準備以便稍後執行者,則先着手開展調查研究,作充分準備;有的則明確列入限時完成的工作計劃。如在1944年10月富縣召開的座談會上,黨外人士認爲幹部不瞭解地情、有主觀主義,建議組織生產一定要靈活運用。經過熱烈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認爲明年不能機械地規定開荒地數字。綏德分區專員表示接受大家的好意見,加強對合作社的領導,由村民大會訂出護樹公約。並對減租、負擔等問題,說明政府一定要照顧到各階層的利益。延川縣黨外人士座談會提出修建公路後,區鄉政府動員積極分子、民衆利用冬季農閒修橋鋪路。

虛心接受黨外人士的批評建議,及時予以採納和落實,也使邊區政府贏得了黨外人士和社會各界的尊重、信任和支持。米脂縣銀城羣衆表示,“現在政府真是不說一句空話,以後咱們有什麼意見,可要操心提出來。”延屬分區黨外人士座談會結束後,32名黨外人士坦言,“我們提出的一些意見與批評,專署即虛心接受,並指令下級改進,這種認真切實的精神,令人敬佩”!

文章刊載於《學習時報》2018年11月12日第5版。

最後,忍不住,

給他們一個

大大的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