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標題:新生態環境部部長的“特殊身份”:48年來第3位出任部委正職的黨外人士)。2007年至2018年3月,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擔任科技部第七任部長,這是自1972年傅作義辭任中國水利電力部部長之後首次出現由黨外人士擔任部委正職。

(原標題:新生態環境部部長的“特殊身份”:48年來第3位出任部委正職的黨外人士)

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經表決,決定任命黃潤秋爲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男,漢族,生於1963年8月,湖南長沙人,九三學社社員,工學博士,教授。 這位新部長民主黨派的身份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官方簡歷顯示,黃潤秋1979年9月開始在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水文系學習,1988年9月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校長助理、水文系主任、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1997年11月當選九三學社四川省副主委,2001年11月起任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7年5月當選九三學社四川省主委,2007年12月當選九三學社中央常委。 2008年1月,黃潤秋當選四川省政協副主席,2014年1月當選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16年3月任環境保護部副部長,2017年12月當選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2018年3月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上任後,生態環境部成爲目前國務院26個組成部門中唯一一個由黨外人士任部長的部門。 48年共有3位黨外人士任部委正職 黨外人士任部委正職此前已有先例。 2005年3月,中共中央頒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意見》中明確規定,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擔任國家和政府領導職務,是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選配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人士擔任領導職務。重點在涉及行政執法監督、與羣衆利益密切相關、緊密聯繫知識分子、專業技術性強的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選配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擔任領導職務。符合條件的可以擔任正職。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班子中要注意選配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 48年間除了黃潤秋,還有兩位黨外人士出任部委正職。2007年至2018年3月,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擔任科技部第七任部長,這是自1972年傅作義辭任中國水利電力部部長之後首次出現由黨外人士擔任部委正職。

此外,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2007至2013年期間擔任原衛生部部長。

此前,十九屆中央委員孫金龍已履新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因此目前生態環境部由黨外人士擔任部長,黨內人士任黨組書記。這種情況在萬鋼、陳竺任部委正職期間也曾出現。目前除了環境部,在其他國務院部委、機構中,也出現類似黨委(組)書記、部長分設的情況。
相關推薦
  • 孫金龍進京履新後首次公開亮相 強調這八個方面
  • 孫金龍任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 39歲即躋身副部
  • 唐一軍任司法部部長 黃潤秋任生態環境部部長
韓佳鵬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