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晚報 寧波晚報 昨天

媽媽和舅舅相繼發病後

25歲女子也被查出

帕金森致病基因!

這種疾病好發於老年人

卻出現年輕化趨勢……

媽媽和舅舅相繼發病!25歲女子也被查出致病基因!許多人一發現就是中晚期…

媽媽和舅舅相繼發病

25歲女子也被查出致病基因

“帕金森病雖不致命,但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汪詠秋表示,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痹,是一種好發於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主要臨牀特徵。其發病機理目前尚不明確,流行的說法包括年齡老化、遺傳因素、環境毒物、感染、氧化應激及自由基形成等。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去年共接診約1500名帕金森病患者,較去年、前年有明顯上升,並有年輕化趨勢,約10%的患者不到50歲。

“雖然沒有做過完整的流行病學調查,但從門診情況來看,年輕患者越來越多。”汪詠秋說,10年前,一年到頭也碰不到幾個三四十歲的帕金森病患者,但現在幾乎每個月都能碰到幾例。

年輕人發病多與家族遺傳或基因突變相關。汪詠秋提到一名典型的“準患者”——25歲的寧海人章小姐。

章小姐的媽媽在45歲那年查出帕金森病,後來她舅舅也在40歲時發病。過去的10多年裏,兩人一直堅持喫藥,前年還接受了一種腦部刺激手術。聽說帕金森病有家族遺傳,章小姐前段時間到醫院做基因檢查,結果真的查出了與該病高度相關的致病基因。

媽媽和舅舅相繼發病!25歲女子也被查出致病基因!許多人一發現就是中晚期…

30%~40%的患者就醫時已是中晚期

章小姐的媽媽和舅舅是在發病早期就發現的,已堅持治療10多年。但在我市各大醫院的相關門診裏,大量帕金森病患者一經確診就已經是中晚期,病情進展迅速。在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去年接診的約1500名帕金森病患者裏,有30%~40%的人在就醫時已是中晚期。

“象山一位老人,出現相關病情兩年纔到醫院就醫,此時大腦已經萎縮,用藥只能緩解部分症狀。”汪詠秋說,就醫時不少患者及其家屬自述,患者手抖一兩年了,但一直都沒在意,以爲人老了手抖是正常的,沒想到這會是一種病。

當然,並非所有的患者都會手抖、動作遲緩。專家介紹,帕金森病分震顫型和非震顫型兩種,震顫型佔70%,非震顫型佔30%。

一些患者正是因爲手不抖、症狀不典型而沒能早診早治。汪詠秋說,自己前不久收治了一名30來歲的小夥子,腰痛了一年,還做了手術,症狀一直沒有減輕,輾轉到神經內科就醫後才發現患的是帕金森病。

“現在不少年輕人本來就有頸椎、腰椎方面的問題,出現腰痛、腿麻的情況,很少會想到帕金森病。”汪詠秋說,如果在經過針對性治療後,腰痛、腿麻的症狀仍不能緩解,當事人就應及時確認是否患有帕金森病。

“僵、慢、抖”是早期主要症狀

專家認爲,帕金森病早期首發症狀主要是“僵、慢、抖”。動作緩慢是最關鍵的表現,包括刷牙、打雞蛋等精細動作不靈活,走路時手臂不能自如擺動,寫字變小,表情變平淡等。很多患者會手部顫抖,但也有些患者僅有肢體的僵硬感,被稱爲非震顫型帕金森病。

由於帕金森病起病隱匿,早期很難察覺。建議高危人羣重視健康檢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中老年人。其他高危因素包括長期在化學工廠或有毒環境工作者等。

高危人羣尤其要加強體力活動鍛鍊,包括肌力鍛鍊、關節鍛鍊、平衡功能鍛鍊等,並多參加社交活動,鍛鍊語言功能。

來源 寧波晚報 記者 童程紅 通訊員 張珂迪 徐晨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