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想來很奇怪,不知何故,宋朝絕嗣的皇帝(不包括過繼的子嗣)是歷朝歷代最多的,宋仁宗、宋哲宗、宋高宗、宋寧宗、宋理宗等皆無親子可即位,皇位皆傳於養子。同時,宋朝皇室也是歷朝歷代死亡率最高的皇室,如上所說的絕嗣皇帝,其實,他們多數都有親子的,但是多早夭,除了剛纔所說的仁宗皇帝三子皆夭,宋哲宗一子夭、宋高宗一子夭、宋寧宗九子皆夭、宋理宗三子皆夭。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並非沒有兒子,其所生的子嗣不算少,共有三子十三女,算是能力強悍了。但,可惜的是,仁宗生育率雖高,可他子嗣的死亡率卻是更高,三子全部早夭,十三女僅存活五女,其餘也全部早夭。
這三子分別是:
長子趙昉。生母爲俞德妃,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初九日出生,出生當天即夭折。
次子趙昕。生母爲苗德妃,寶元二年(1039年)八月十五日生,慶曆元年(1041年)二月十九日薨,年2歲。
三子趙曦。生母爲朱才人,慶曆元年(1041年)八月五日生,慶曆三年(1043年)正月一日薨,年2歲。
自慶曆元年(1041年)後,宋仁宗再無子出生,而隨着慶曆三年(1043)三子趙曦的去世,仁宗可謂絕嗣。
其實,想來很奇怪,不知何故,宋朝絕嗣的皇帝(不包括過繼的子嗣)是歷朝歷代最多的,宋仁宗、宋哲宗、宋高宗、宋寧宗、宋理宗等皆無親子可即位,皇位皆傳於養子。
同時,宋朝皇室也是歷朝歷代死亡率最高的皇室,如上所說的絕嗣皇帝,其實,他們多數都有親子的,但是多早夭,除了剛纔所說的仁宗皇帝三子皆夭,宋哲宗一子夭、宋高宗一子夭、宋寧宗九子皆夭、宋理宗三子皆夭。此外,即使那些沒有絕嗣的宋皇,他們所生兒子的死亡率也特別的高,如宋真宗生六子,僅宋仁宗活;宋神宗生十四子,僅宋哲宗、陳王趙佖、宋徽宗、燕王趙俁、楚王趙似、越王趙偲活;宋孝宗生四子,僅宋光宗趙惇活。可以說兩宋十八位皇帝中,生子唯一成活率高的皇帝,就是宋徽宗,生31子,其中25位活到成年。
對於這麼一個奇特的現象,很多人都不理解,明明是皇帝,是皇子,所享受到的生活,及醫療條件都是要遠高於這天下任何一人的,可爲何生育率遠低於民間,而死亡率卻是遠高於民間?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宋朝皇族這麼一個奇特的現象?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史學界尚無定論。
不過對於宋朝皇帝會低生育,皇子卻是高死亡率,一些學者倒是給出來幾種幾種說法:
其一、宋朝皇帝多縱情聲色,致使皇子出生率降低。宋諸帝可謂是歷代皇帝中最好色的一批,如宋徽宗,他的後宮妃嬪是數以萬計,是“五七日必御一處女”;宋高宗,其也是“好色如父”,直到晚年都還要召美女入宮侍寢;宋理宗,晚年爲滿足私慾,甚至還曾把官妓召入宮中;宋度宗,宋制,凡“御幸”宮嬪次日需登錄謝恩,而度宗在位時,某一日“謝恩者一日三十餘人”。
而即使是被譽爲“千古仁君”的宋仁宗,他亦也是一個好色之君,其親政之初,是每日都要讓尚、楊二美人侍寢,搞得上朝都沒有精神,而其晚年之所以會中風,多半也是其與隆冬臘月寵幸宮婢時得了風寒有關。試想,宋朝多半皇帝都是這麼一個縱情聲色的,你說其皇子的出生率能高嗎?
其二、宋朝皇帝多有遺傳疾病,伴有腦血管疾病與精神性疾病。據今人考證,宋朝皇帝中至少有5位是可以明確有精神疾病的,包括真宗、英宗、哲宗、光宗、度宗,如宋光宗,據史所載,光宗登上皇位後,因懼怕皇位被其二哥趙愷所奪,其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最終致使產生精神疾病,被逼禪位後,其症狀越來越明顯,或嗔罵,或慟哭,直至最後演變成一位瘋皇。
此外,宋朝皇帝多有腦血管疾病,因這個疾病致使宋朝皇帝的平均壽命僅爲49.76歲,而要知道當時上層男性的壽命均值爲64.47歲。由此,試想宋朝皇帝體質多數多如此柔弱,再加上又有遺傳性疾病,其皇子的成活率如何能高呢?
當然,無論是何種說法,在史學界還未給出明確的解釋之時,任何可能性都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