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軍入侵南宋的戰爭中,名將岳飛將永遠被人記住,他以身作則,衝鋒陷陣去殺敵,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取得了多次戰爭的勝利,他鍛造的岳家軍更是讓金軍膽寒,穩定了南宋的江山,有中華"武聖"的尊稱。

岳飛的精忠報國,光明正大的行事作風,高瞻遠矚的眼光,無私無畏的高尚品德,流傳百世的雄文,無不垂範後世,照耀千古。看就是這樣的一代名將,卻蒙受了千古奇冤。

1140年春(南宋紹興十年),金大將完顏宗弼奧(女真名金兀朮)率軍大軍入侵南宋,在郾城進行決戰。岳飛運籌帷幄,用兵如神,一舉打敗金兵王牌部隊"鐵浮圖"(連排重裝騎兵)和"柺子馬"(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把完顏宗弼的數萬精銳給殲滅了。在潁昌大敗完顏宗弼,然後行軍到朱仙鎮,古都開封就在眼前。

正在有希望收復中原之時,岳飛迫不得已班師回朝,因爲在這之前宋高宗接連發了十二道金牌。岳飛飲恨撤兵,感慨到:"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岳飛剛回朝,就被秦檜以謀反的罪名逮捕審問。用了很多刑罰,並沒有得到一點有用的信息,在案件毫無進展的情況下,秦檜就命人在風波亭殺害了岳飛。宋孝宗即位後,下詔給岳飛平反了,然後用禮改葬。後世帝王又追封岳飛爲"鄂王",諡"武穆"。

世人皆知岳飛是死於秦檜的捏造的"莫須有"罪名中,是秦檜造成了這一起千古奇冤,殘害了殘害了一代忠良。但是在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檜只是一個臣子,手裏沒有殺死岳飛的權力,真正讓岳飛死的是趙構。那趙構爲什麼要殺岳飛呢?

趙構內心對民兵力量的不信任

從1130年岳飛收復健康到第一次面見趙構開始,到1140年岳飛結束第4次北伐,從表面上看來趙構和岳飛一直保持着非常融洽的君臣關係,岳飛沒有計較趙構在幾次北伐中拖後腿的表現,趙構也容忍岳飛一有不滿就鬧個辭職的暴脾氣,但其實他們的關係從來沒有真正的親密過,這不是因爲君臣的身份有別,而是因爲趙構從心底就不信任岳飛。

在趙構從山東逃亡揚州的過程中,軍隊中發生過一次暴動,當時勤王的軍隊因爲不滿趙構身邊的幾個太監專權,劉正彥、苗傅兩位將領率軍逼宮要求趙構退位,這場兵變雖然最後被成功化解,卻給趙構心裏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他愈發堅定地認爲,民兵力量是不可靠的,只有從小就接受忠君愛國理論教育的禁軍纔是最值得信任的力量。

反觀岳飛的成名之路,他並不是像張俊、韓世忠那樣的正規軍出身,之前還有過違反軍令的前科。而岳家軍的主力,又是趙構最最忌憚的民兵力量。這使趙構始終無法真正的信任岳飛,岳飛雖然戰績輝煌,卻始終無法成爲趙構的親信。

趙構既害怕女真會揮兵南下,更擔心岳飛會擁兵自重,所以,他屢次在岳飛北伐的時候使絆子,就是在維護着兩種威脅之間的平衡,不能放任岳飛打敗女真,否則就會讓岳飛一家獨大,威脅到他的皇位。

女真接受議和

1139年,女真連敗於岳飛,再次向南宋提出議和,議和事宜由女真放回南宋的秦檜負責牽線,可岳飛卻極力反對議和,甚至向趙構提出辭職。趙構擔心岳家軍會破壞議和的機會,或者岳飛會因爲對議和心懷不滿而起兵謀反。因此,趙構決定先下手爲強殺害岳飛,一方面能夠向女真表達和談的誠意,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除後顧之憂。

岳飛的人生是跌宕傳奇的,他卓爾不羣的言行、振聾發聵的強音,爲人們完美的詮釋了愛國愛民的高尚境界,極大地彰顯了民族英雄的無限風采。相信不管過去多少年,世人都會一直記得岳飛的精忠報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