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終生不納妾導致絕後,怕“便宜了”家裏年輕僕從!

文|小衛

中國古代非常注重家庭子嗣的傳承,古代的三妻四妾不外乎是想要多子多孫,自己的家族血脈能夠發揚光大,所以多娶妻多生孩子。即使是現在,有些老人仍然有着這樣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生幾個孫子。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是清朝晚期的很有名的一個大臣,可是卻沒有子嗣來繼承他的事業,當別人問他爲什麼不娶個小妾來延綿子嗣,他竟說是怕便宜了家裏的僕人,這是怎麼個意思呢?

首先來說這個晚清的大臣就是翁同龢,小編最先知道他的身份就是光緒皇帝的老師。其實啊,翁同龢這個人不簡單,是那時候清朝的一個大人物,一個很重要的人。從小翁同龢就聰明好學,很小的年紀就能通讀四書和五經,放在現在,可能沒幾個能辦到的。並且他以很好的成績考上了當時一個很好的書院裏面學習,十五歲那年就中了秀才,咸豐二年,中舉人,四年之後,一舉考中狀元郎。

那個時候他還很年輕,才26歲,也因此進入清廷官場。這樣看翁同龢的入仕之路,是典型的靠着科舉考試一步步成長起來,所謂的學而優則仕就是來形容他這一類人的,這也反映出翁同龢的才學非常的高。不僅如此,他還是兩個皇帝的老師,除了後來的光緒之外,他還是同治皇帝的老師。在做皇帝老師之前,他在清朝皇庭擔任過好幾個重要的職位,其中還包括軍機大臣。

可想而知,翁同龢受到皇帝以及整個朝廷的尊崇和敬仰,他深受皇帝皇后的信任,數十年來,手裏也握着很重的權利。作爲狀元郎出生的翁同龢在書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詣,其實他擅長寫詩作畫這一類,但是尤其書法最出名。據說他早年學習了各大家的字體,到中年的時候,又學習了顏體、蘇軾的字體,採取各家之所長。到了晚年,他自己潛心研究,仔細琢磨各家字體的特點,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成爲了晚清很有影響和想法的書法家。如果說你現在家裏有翁同龢晚期的作品,那你真的就是很不得了,人生贏家。以上我們列舉的這些有關翁同龢的事情,都表明他一生非常的成功,在朝廷有權有勢,不缺錢,還一直受到甚至於來自皇帝的尊敬。可是有一點,可以說是他的缺陷,就是他一生沒有孩子,沒有子嗣來繼承他輝煌的事業和家庭財產。沒有孩子的原因就是來自於他的妻子。

翁同龢一生只有一個結髮妻子,兩個人結婚後在一起的日子本來恩愛甜蜜,可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在翁同龢還是個青年的時候,妻子就去世了,沒有給他生下一個孩子。妻子死了之後,也許是太過懷念妻子,不願意娶妻,又或許是自己一心撲到事業上面,忙於朝廷社稷之事,沒有時間來顧及其他,所以一直沒有再娶妻,連小妾也沒有。到了晚年的時候,翁同龢也一直是一個人。

沒有妻子和孩子,家裏只有自己和一羣僕人。小編認爲,這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據說翁晚年的時候,一次他的好朋友來到他的家裏閒聊幾句,看見他一個人在家,可憐兮兮,沒人在身旁陪伴,很是心疼。就勸他說,你現在什麼都有,挺好的,就是缺一個孩子啊,你沒有子嗣來延續你的香火那怎麼能行呢?爲何不娶一個妾生個兒子來繼承家業。

誰知道翁同龢聽了回答說,我要是真的娶了妾,得到便宜的就是我家裏的這一幫年輕的僕人啊!聽見翁同龢這樣的回答,我想,你們都明白了,翁同龢也是有苦衷的呀!他哪裏不想有個子嗣來延綿香火呢?只是自己的年紀實在是大了,把年紀輕輕的小妾娶進來,肯定會發生一些難堪的醜事,小妾如果出軌自己家裏年輕的僕人,那麼自己的面子往哪裏放,自己這麼大年齡也經不起折騰了。

翁同龢這回答說的很明白,也很無奈,透漏着心酸。朋友聽明白之後也不再說什麼了,也不再提起納妾這回事了。就這樣,一代名臣晚年孤獨的走完一生,沒有人向他盡孝,也沒有兒子爲他送終。後世爲了紀念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給他修築了紀念館。看到這裏,你們明白爲何翁同龢不納妾的原因了嗎?小編替他感到些許難過和悲哀呀,畢竟晚年一個人孤獨的生活日子真的不好過!

本文由小衛說書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