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在國內一直都以個性著稱,很多人一提起斯巴魯就會想到全進口車系、水平對置發動機、全時四輪驅動之類的標籤。巧的是,斯巴魯的技術路線雖然異於其他車企,但在進化路線上他們卻顯得很保守……

  就如這次森林人的換代一樣,這款新車雖然連平臺都換成了SGP,但外觀特徵卻沒有多大變化:全新換代的森林人相對於老款森林人,無論是前臉還是車身比例都沒有明顯改變,唯一能容易辨別出來的只有略顯誇張的C型尾燈,以及側面上揚的腰線。按照斯巴魯的說法,這是因爲第四代森林人的設計是足夠優秀的,所以最新的第五代也延續了那種偏向野性的設計語言,並在此之上強化了這種風格。

  

  ▲大家來找茬~

  變化不大的構型也延續了上一代的車身特點,比如車內廣闊的視野—— 一坐進車裏就令人印象深刻。碩大的側窗甚至讓後窗不能完全降下。而且內飾的改變幅度和外觀差不多,都不算大。原有的佈局特徵還在,姑且用上了很多新配置,比如新的中控大屏以及中央通道,在娛樂系統增加了百度CarLife,用電子手剎替代了機械手剎等等。用料和質感也好了很多,符合這個級別該有的檔次感。

  

  既然外觀和內飾的變化不大,那我們不妨將重點放在開起來的感覺。在這方面森林人車系一直都有好口碑,在試駕期間我找了一輛2016款森林人,里程一萬五千公里,除了方向盤略微向右偏之外,無論動力輸出還是底盤反饋都宛如新車,而且這還是從外地調過來的4S店試駕車。斯巴魯在講解的時候總是強調他們所擁有的好口碑,這或許就是他們的自信的來源。

  

  ▲1.5萬公里的老森林人,除了方向盤略偏右之外,行駛質感依然很棒

  

  但這款老森林人有個斯巴魯車系的毛病,就是油門初段太敏感了,稍微點一下車輛能飛出去。換了新森林人之後,這個油門一下子就變得正常了,腳感非常舒服,油門深度的控制也變得相對更容易。這是我對新森林人開起來的第一印象。

  這次試駕車是配備了EyeSight(斯巴魯駕駛輔助系統)的2.0L次低配,配的是CVT變速箱,大體的機械配置看齊老款,只是對比起來的升級比想象中的大些。在看得見的升級上,主要是多出了EyeSight ver 3以及電子手剎+Autohold。

  

  首先不得不給制動系統點個贊,這個剎車實在太細膩了,跟車和近距離停靠非常管用。而EyeSight 也利用了這一點,開啓ACC狀態後低速跟車極其精準——這麼說吧,只有前車有速度,車輛就不會剎停。

  略顯奇怪的是,Autohold的設計有些反常理,正常情況下車輛停止,但此時如再踩一腳剎車踏板,剎車會被解除,車輛進入蠕行狀態。而在其他車型是需要踩油門才能解除剎車的。

  一個細節,新森林人的近光燈照射高度初始設置很高。所以在夜間的國道行駛時,我們不出意料地獲得了兩個成就:

  首先,會經常收到來自對向車道親切的遠光問候;

  其二,堵車時,大燈照在前車尾部,會對我方眼睛造成反甲傷害。

  不過一般來說,前大燈高度可以用螺絲刀調,提車的時候交待一下車間就OK了。

  

  在操控上,升級到SGP平臺的新一代森林人主要在山路讓轉向和底盤見了真章,首先轉向非常棒,雖然方向盤圈數略多,但是看準了走線之後轉向是不需要再調的,循跡性非常好。而在巡航的時候,方向盤初段阻尼適中,轉動時車輛也會隨之微微跟隨,這種手感不單在維持方向時很舒服,在時速120km/h左右高速行駛時同樣給人充足的信心。

  

  這時候不得不提到新森林人的底盤懸掛了,首先它能讓人有高速行駛的信心,因爲本身這個懸掛支撐性足夠優秀,在變道時很稱職,車輛不會有多餘的擺動。然而本質上,這套底盤還是舒適取向,這一點在過減速帶時能暴露出來:車輛會有二次晃動,同時在山路劈回頭彎時,也有很明顯的側傾,然而支撐性還在,路感也清晰,可以說是沒那麼鹹魚的SUV了。

  然而這時我要糾正一下,新森林人最適合的場景並不是在高速和山路劈彎——而是城市路段。

  前文提到油門的輸出以及反饋改善提高了很多,這使得在城市遊走時,每次加速都能找到一個舒服的油門深度,然後車輛迅速響應,平順地加速到駕駛者想要的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大負荷狀態下反覆變換油門深度,這套動力總成依然能夠很平順,可以說這臺CVT變速箱已經被調得爐火純青了,無論是響應性還是平順性都幾乎無可挑剔。

  

  在中高速的時候,巡航轉速1700,中等油門深度時轉速是2500+,再踩點會上4000+,這時松點油門轉速會立刻回降,也就是說轉速是一直積極地跑來跑去,雖然車輛在這個過程都很平順,可轉速的波動同時還帶來了發動機噪音的不穩定,聽起來有些煩躁。

  以上,我通篇都在強調這個動力輸出很平順,底盤很均衡,聽起來是個很完美的SUV。但應該有人猜到它的缺點在哪了:

  它的動力水平確實很一般,或者說糟糕。

  雖然在此之前我在心裏打過底稿,知道這臺2.0L引擎只有156馬力和196牛·米……在城市的綠燈起步,踩下油門,轉速2000+,車輛徐徐加速;或者在山路打算全速超車,全油門後變速箱先調整齒比,慢慢把轉速從1500抬到4000轉,一切就位後車輛開始加速,整個過程耗時一秒。像這些時候,新森林人2.0L會給駕駛者一種感覺:爲什麼斯巴魯還在用這個發動機?

  

  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喜歡它的外形,哪怕它有十多年沒變過了。我在學生時代看到森林人長得很傳統,然後2012年換代了,沒多大變化,我依然很喜歡。現在它又換代了,還是沒多大變化,很多人詬病這一點,但如果喜歡前兩代森林人的外形的話,應該不會排斥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風格——你願意新森林人變得像新RAV4那樣嗎?

  

  可這個2.0L也延續下來就很不應該了,或許在十年前,這個發動機拉動1.5噸的車身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現在,這就是一種不進則退。156馬力的2.0L發動機配CVT變速箱經過這些年的改進,已經有着很平順很舒服的輸出,而且很好開,將這套動總的平順性標準放在奔馳S級上都沒問題,但關鍵在於,它的動力水平只能看齊雷克薩斯ES200。

  

  我們都想要一個更完美的車,也想要一個有意思的車,特別是在現在這種時代,能夠堅持特色的車系並不多。所以有人問,在20萬左右有什麼有意思的SUV嗎?這可真是個大難題,這就像在問途觀L和CR-V有什麼區別,而我的答案是沒有區別。

  所以我們會發現,至少在中國市場,新森林人這車是很感性的。進口,全時四驅,水平對置,這些標籤在日常使用的時候並不會有什麼實際效益,而且相對於同級別車,森林人還比較貴,能夠讓人買單,那是因爲對斯巴魯這種特色進行的價值認同。而且在比較理性的評價標準上,森林人本身也不差。這時候如果還有什麼標籤上的硬傷,那對於感性的消費者來說,這個缺點只會被放大。

  再加上,這臺2.0L並不是沒有替代品——斯巴魯其實有一臺新的1.6T四缸水平對置發動機,可輸出170馬力與250牛·米,從規格上看這跟新森林人太搭了,因爲無論從定位還是從輸出性能來看,幾乎沒有比這臺1.6T更好的選擇了。但遺憾的是,目前爲止,這臺1.6T只在Levorg車系上服役。

  

  所以我還是要說:沒有人會不喜歡更完美的森林人。

  有趣的是,在試駕車輛隊伍裏確實有輛混動版,看起來更完美些。很不幸我並沒有被分配到那輛試駕車上,有我認識的媒體老師試駕了它,然而得出來的結論不太樂觀。我並沒有開,所以不能亂說,但如果這位老師說的屬實,或許我能猜出原因:2.0混動相比2.0L增加了電機和動力電池,配置相近的情況下多了120kg,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多出來的“贅肉”該怎麼處理呢?

  

  ▲新森林人2.0混動

  駕仕結語:

  新森林人更適合與老款森林人對比。可以看出,新森林人在外觀內飾設計上改進不大,而在一些舒適性配置上有很大提升,總得來講在中國市場上依然是20萬級一款有意思的SUV。但對於森林人車系來說,延續下來的東西太多了,爲什麼連孱弱的2.0L也要延續呢?可能用1.6T就沒那麼平順,但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取捨問題,或者說,太過平順的駕駛感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能帶來更強的動力性能,犧牲一點平順性是利大於弊的。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森林人車系可以讓自己變化不大,但在價值提升這方面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這樣才能讓感性的消費者認同這個感性價值。比如更高的車身剛性,更精準的轉向,更精緻的內飾,不再神經質的油門,這些都是價值提升的一部分,在我看來,操控性舒適性人機工程等等都有改善了,但只有156馬力的發動機沒有跟上,那麼在全面進步的狀態下,這個沒跟上的弱點就會被無限放大。

  文|坂道

  圖|坂道

  前沿資訊 原創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博:@駕仕派

  駕仕派現已入駐各大媒體平臺

  汽車之家、今日頭條、易車、搜狐、網易

  界面、鳳凰新聞、汽車頭條、淘寶達人、百度百家

  企鵝媒體平臺、ZAKER、一點資訊、掌上汽車

  日均全網瀏覽量超過1,000,000次

  版權聯繫:[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