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0月30日,市委兩次召開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問題專題會議,圍繞破解民生“八需八難”開展專題研究,專門檢視問題。

會議檢視問題落實情況如下:

1.羣衆反映小學下午放學早,放託管機構顧慮多,上班的家長接送很爲難。

落實情況:市政府研究制定了《開封市小學課後延時服務管理辦法(試行)》,11月8日經市政府第27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決定以政府購買延時服務的辦法解決,放學時間延後1小時,自2019年12月1日起試行。

2.羣衆反映我市優質教育資源少,上學難問題依然存在。

落實情況:2018—2019年度共規劃河大“兩校一園”、縣街小學西校區、金明幼兒園西校區等中小學建設項目18個,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資1.8億元,順河回族區紅旗幼兒園已建成投入使用,主體完工項目4個,正在辦理前期審批手續項目13個,爭取2020年開工。今年共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9所,新增學位1.8萬個,補充教師1874人,極大緩解了“就學難”問題。

3.羣衆反映我市就業創業指導較少,存在“就業難”問題。

落實情況:今年以來,尤其是近期,我市大力開展就業服務、就業指導、就業幫扶等工作,不斷提升就業質量。截至10月底,全市城鎮實現就業6.55萬人,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75萬人、困難人員就業0.6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98萬人;新增農民工等各類人員返鄉下鄉創業1.24萬人;開展失業人員技能培訓1.4萬人、創業培訓1.3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0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以下,低於4%以下的省定控制目標。

4.羣衆反映我市支持創業的氛圍不濃厚。

落實情況:今年以來,全市深入落實《開封市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五個一”活動,一大批有志人才回報家鄉,帶領鄉親致富奔小康。11月26日,市政府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提技能、穩就業、助創業、促發展”惠企服務工作會議,對職業技能提升工作金牌培訓機構和優秀企業,返鄉創業示範縣、示範園區、示範項目,返鄉創業之星進行了隆重表彰。下一步,新聞媒體將深挖先進典型事蹟,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支持就業創業的濃厚氛圍。

5.羣衆反映120急救平臺信息不暢,存在“黑救護車”問題。

落實情況:市衛健委已起草完成《開封市120區域智慧急救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明確要加強患者信息共享、遠程急救指導和院內搶救銜接,依託市中心醫院成立全市院前急救指控中心,推動院前急救體系信息化建設。開展了集中整治“黑救護車”專項行動,累計排查車輛253輛,清理“黑救護車”小廣告9000餘張,移交公安機關處理3人,尤其是嚴厲查處了杞縣博宇中醫專科醫院非法救護車案件,相關涉黑問題已移交市掃黑除惡辦公室查處。

6.羣衆反映我市優質醫療資源少,“就醫難”問題依然存在。

落實情況:爲破解羣衆“就醫難”,我市認真謀劃實施了優質醫療資源提升工程。目前,市中心醫院新院區建設、市隴海醫院醫養結合改造、市婦幼保健院舊病房樓改造、市中醫院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市傳染病醫院遷建、市兒童醫院門診醫技綜合樓建設、市中醫院全科醫師培養基地、市第二中醫院西擴、市婦幼保健院東院區建設等9個項目正有序推進,將按照預定計劃在明後兩年投入使用。開封婦兒醫院項目二期門診樓醫技樓項目、民生養老院項目正在研究推進方案,確定後將加快工作進度、儘快投入使用。

7.羣衆反映我市城市建設進入快車道,但建築圍擋多,影響羣衆出行。

落實情況:市城管局制定並印發了《關於開展施工圍擋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目前,內順城路(龍亭西路—解放路)、迎賓路北延(西門大街—法院街)、小李莊西路(復興大道—東環路)、復興小區南路(開柳路—東環路)等4個項目,11月底前完成慢車道、人行道施工後,拆除全部圍擋;黃河大街北延(復興大道-復興北路)工程12月底前拆除全部圍擋。今後,城市施工圍擋設置將更加人性化,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同時,減少對羣衆生活的影響。

8.羣衆反映我市違法建築拆除後的空地綠化修護進度慢,公共綠地少。

落實情況:今年以來,我市大力開展違建拆除行動,共拆除違建441萬平方米,累計清運建築垃圾153.4萬立方米;拆後道路硬化、綠化、立面修復共計13.3萬平方米,萬善街北段、明倫街東段、三勝街北段、文昌后街南段、丁角街南段等違建拆後的空地已完成綠化修復。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綠化項目37個,新增綠化面積194.2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0.65%,綠地率35.3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19平方米。

9.羣衆反映馬路市場影響交通、影響城市環境,便利店網點少。

落實情況:市政府已安排各區對路邊攤、馬路市場現狀進行統計並制定取締計劃,下一步將與市市場監管局共同做好馬路市場取締工作。佈局便利店方面,包公湖大市場二期新增加房間130間、櫃檯70個,正在招商;工農蔬菜綜合大市場新增房間100間、櫃檯170個,已重新開業;勞動路市場建成綜合性營業商鋪377間、蔬菜區攤位204個、營業房56間;祥符大市場南區售貨臺改建完畢,新建的34個固定房間、72個攤位即將完工。

10.羣衆反映週一至週五上班,不方便請假辦理私事,希望雙休日能夠在服務窗口辦理業務。

落實情況:爲落實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自11月1日起,市民之家服務窗口實行“5+2”政務服務無休日辦事,雙休日正常受理各類便民服務事項,並通過報紙、網站、微信公衆號、市民之家大屏幕廣泛宣傳,告知廣大市民。

11.羣衆反映80歲以上老人領取高齡津貼必須本人到場、不夠人性化。

落實情況: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已完成《關於開封市高齡津貼辦理流程優化問題解決方案》,正與民政等相關部門對接業務和技術工作,預計11月底前完成。屆時,領取高齡津貼的老人可實現足不出戶辦理業務。

12. 羣衆反映上下班高峯期擁堵,希望交警延長上崗時間。

落實情況:經深入調研,自11月1日起,全市各高峯崗早高峯執勤時間由原來的7:30至8:30調整爲7:10至8:30,晚高峯執勤時間由原來的17:30至18:30調整爲17:30至18:50。同時,新招錄256名輔警充實到交通執勤一線,確保市區各主要交通節點高峯期間暢通有序。

13.羣衆反映部分候車亭無座椅,等車候車不便。

落實情況:市公交總公司認真排查、積極籌措資金,11月12日,具備條件的城市中心區域主要幹道22個候車亭點位、37個座椅已安裝完畢;下一步將對所有線路符合條件的點位加裝座椅,讓羣衆候車更加舒適。

14.羣衆反映市區仍有很多斷頭路,影響交通出行,希望暢通路網。

落實情況:近幾年,政府將完善“路網”作爲“八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持之以恆、久久爲功。2019年全市計劃打通斷頭路9條。目前,內順城路(迎賓門—大南門)、中央大道東路、萬興苑南路、清水河西路等4條斷頭路已通車;迎賓路北延、內順城路(北門—萬歲山南門)、小李莊西路、復興小區南路、黃河大街北延等5條斷頭路預計年底前通車。2020年將繼續打通東京大道東延(清水河西路—工農路)、夷山大街北延(復興大道—北外環路)等一批斷頭路。

15.羣衆反映“一渠六河”項目完工河段不通水,影響城市形象。

落實情況:今年以來,市水利局加快工作進度,大力推進“一渠六河”項目建設。目前,西乾渠、澗水河已完工並通水;東護城河、西護城河、利汴河已通水,部分河段已向公衆開放;南護城河預計年底前完工並實現通水;惠濟河已納入黑臭水體治理範圍,流域整體治理方案正在制訂,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市委、市政府將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質量,讓“一渠六河”成爲羣衆健身、娛樂、休閒的又一好去處。

16.羣衆反映部分路段人車不分、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隔離不徹底,影響出行安全。

落實情況:經實地調研,市交警支隊擬在內順城路、龍亭北路等兩條道路安裝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隔離護欄、中心隔離護欄;擬在大梁路、中山路、解放大道、鼓樓街—寺后街等4條道路安裝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隔離護欄。目前,各項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市政府將根據道路交通情況,及時調整交通標線及各類交通疏導設施,爲羣衆出行增添便利。

17.羣衆反映老舊小區基礎設施不完善,整體環境較差。

落實情況:市委、市政府搶抓國務院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機遇,對全市小區逐一排查,確定了121個老舊小區的改造計劃。目前,121個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已陸續進場施工,重點整治農貿市場、社區周邊的老舊小區,預計11月底前完工過半,12月底前爭取全部完成,確保121個老舊小區羣衆在更加舒適的環境中歡度新年。

來源:開封日報

圖片:新華社、開報集團全媒體

編輯:馬小鷗

值班編委:婁旭明

戰略合作伙伴、集團法律顧問:河南遼源律師事務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