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網“2019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來到開封。午時,開封鐵塔。

人民網報道開封啦

12月1日,

人民網“2019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來到開封

看看他們筆下、鏡頭下得開封吧

開封十二時辰 穿越八代國史

辰時,大梁門。

城牆根下的一品樓,早客盈門。開封人的地道生活,從五香豆沫、雞血湯開始。

叩開這座始建於唐、得名於明的城門,我們嗅到了八朝古都的煙火氣。

開封大梁門。“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城門的名字,比城門的歷史還要早1100多年——戰國魏惠王,遷都大梁,成爲開封有明確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建都。

城因水興,早年的開封,得益於黃河。史載:魏惠王引黃河水、開鑿鴻溝,水利既興,大梁遂成名都大邑。“圍魏救趙”,圍的就是大梁城。當今天的“北上廣深”還沉睡在文明荒蕪的漫漫長夜時,這裏已迎來城市在公元前的曙光。

大梁門下有個古馬道。

開封“城摞城”,這裏“道疊道”。站在城牆上踟躕,彷彿能聽到快馬的蹄聲。

古馬道遺址。“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巳時,七盛角。

你見過繡出來的《清明上河圖》嗎?

這幅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素花二次創作的汴繡長卷,如今就展出在七盛角的刺繡工坊。原件,60年前新中國十週年大慶之時,曾進京獻禮。

汴繡《清明上河圖》。“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七盛角,這座打造中的仿宋文化民俗街區,正對標成都的寬窄巷子。

剪紙、年畫、北宋官窯……非遺保護的活態傳承,爲文旅產業發展鋪着新路。

工作人員展示文創產品。“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午時,開封鐵塔。

這座城市地標,有很多故事不被外人所知。

首先,鐵塔沒有鐵。

這是一座琉璃磚塔,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民間就有了“鐵塔”之稱。

開封鐵塔。“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其次,你沒有看錯,鐵塔是斜的。

由於自然作用,鐵塔如今呈現出向東南方向傾斜,拿比薩斜塔跟它比,恐怕也要相形見絀、“對此欲倒東南傾”。之所以這麼說,早在鐵塔建塔之初,設計者在鋪設地基時就採用了東南高、西北低的做法,有意讓塔往西北方向傾斜,以抵抗西北風的吹襲,也就是說近千年前開封鐵塔初立時就是一座斜塔。

然而經過千年的西北風,原本往西北傾斜的鐵塔如今還是變成向東南方向傾斜,我們在折服於大自然力量的同時,也不得不欽佩古人的智慧,若非當初特意爲之,如今鐵塔能否屹立還很難說。

鐵塔內景。“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還有,這是一座精神之塔。近千年間,它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仍舊矗立。1938年6月5日,日軍侵略開封,以鐵塔爲目標發動炮火襲擊,塔身中彈七八十發,塔身北側遍體鱗傷,第八、九層甚至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兩個2米大的深洞,卻巍巍不倒。

鐵塔,滲透着開封人的錚錚鐵骨。

鐵塔內景。“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申時,順天門、古汴河遺址。

沾採訪的光,走進尚未開放的考古現場,來一場穿越之旅。

順天門,北宋東京城的西大門,北、中、南三條進出城門道,略可一窺汴梁的繁盛。只是可惜,數次黃河水災,總將風流雨打風吹去。

順天門遺址。“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古汴河的考古發掘現場,從由宋至清的斷層,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河道的枯竭。歷史,在這裏沉積出層疊的悲哀。

水與城,河與人,以史爲鑑,“開封何時能‘開封’”之問的答案,也許有一部分就藏在這裏。

州橋古汴河遺址。“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酉時,山陝甘會館。

與開封厚重的歷史相比,這座清代建築只能算“小把戲”。然而戲樓、牌樓、正殿雕樑畫棟之精絕,已令採訪組讚歎。遙想東京,又該是何等風華?

山陝甘會館。“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冬日,月初上。入夜,開封夢迴汴梁。

山陝甘會館。“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峯 攝

來源:人民網

編輯:馬小鷗

值班編委:婁旭明

戰略合作伙伴、集團法律顧問:河南遼源律師事務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