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風華》中,目前最明顯的兩位反派人物:漢王、趙王。他們是爲了爭奪皇位,而做了很多惡事。他們的目標就是將太子朱高熾拉下儲君位,太子的兒子朱瞻基也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漢王統領將士給朱棣打下了很多汗馬功勞,朱棣曾有言要立漢王朱高煦做太子。可後來卻反悔了,立了不會打仗還膽小怕事的朱高熾做太子。這就讓朱高煦非常不滿,但卻又無可奈何。所以,朱高煦只能聯合弟弟趙王,一起對付太子。
太子朱高熾雖然膽小怕事還懼內,但也不是個傻子,他認慫爲的就是保住性命保住太子之位。而且他的兒子朱瞻基非常受朱棣的喜愛,還被封爲皇太孫。這一家子,對於朱高煦來說不太好對付。而且朱棣深知朱高煦的爲人,他知道朱高煦一定會在背後搞什麼小動作,所以朱高煦每次做的壞事都以失敗告終。

最後朱棣駕崩,朱高熾成功坐上皇位。而朱高煦呢依舊不服氣自己只能做個王爺,但他早就做好了準備。在朱瞻基選太孫妃之時,提拔了胡善祥,幫她坐上太孫妃的位置然後再安排她做自己的眼線。這樣自己以後若是隻能待在封地,那也能知道宮裏的一舉一動。
後來朱高熾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去世了,朱瞻基成功即位。胡善祥也成爲了皇后,這時朱高煦更加蠢蠢欲動了。胡善祥因爲不受寵又想要報父母之仇,所以就和朱高煦聯手想要謀反,讓朱家的兄弟自相殘殺。可是最後朱高煦謀反失敗了,胡善祥也被曝光。

胡善祥被朱瞻基廢后,而朱高煦也因爲犯謀逆之罪被親侄子朱瞻基斬殺,以儆效尤。朱高煦的結局,在劇裏其實早已經埋下伏筆了。朱棣曾說過,自己聽老和尚說過朱瞻基今後也會殺自己的同胞。那殺父親朱高熾是不可能了,那這個同胞很有可能指的就是一隻和他們父子作對的朱高煦或趙王。
朱高煦的結局是死亡,他策劃謀反很多次,最終真的謀反了還是輸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