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上 B 站,對於這種彈幕肯定不會陌生,調整視頻播放速度、清晰度之後,視頻就像發生了化學反應一般,呈現出和原視頻截然不同的特質。

郎朗的鋼琴教學視頻鬼畜版

鋼琴家郎朗教學鋼琴的視頻片段,在 UP 主的變速調教下變得十分鬼畜,在彈幕區還能看到不少類似「1.5 倍播放新世界」、「1.25 播放新世界」的彈幕。如果你剛好因爲好奇調整了播放速度,可能也會「再來億次」。

除了 B 站,像騰訊視頻、優酷等國內主流視頻平臺都加入了加速播放功能,去年全球最大流媒體平臺 Netflix 也傳出消息稱 正在測試加速播放功能

Netflix 測試加速播放功能

但雙方使用加速播放的主要目的並不一樣,觀衆在騰訊視頻等視頻平臺上使用加速播放,主要的目的還是爲節省時間、提升效率:當電影或電視劇情節過於拖沓時,加速播放能讓觀衆快速進入到關鍵劇情,而對於學習類視頻來說,加速播放能讓我們跳過已經熟悉的知識點、加快講課速度,提升信息接收效率。

B 站用戶加速播放習慣則是社區文化影響的結果,更準確的說是鬼畜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觀衆的播放習慣。

鬼畜,改變播放習慣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 到千禧年, 看看鬼 畜是如何誕生的,又如何影響到人們的視頻播放習慣的。

2000 年前後,互聯網熱潮興起,網站開始扎堆上線,最瘋狂時,每天都有新的社區、網絡論壇出現,大大豐富了人們的信息渠道。

而電腦也離開了實驗室,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並隨之催生了一個巨大的軟件市場,Adobe Premiere Pro 等影像音頻製作軟件就是其中之一。

有了工具——電腦、Adobe Premiere Pro 等視頻製作軟件;更廣袤、更迅速的信息傳播渠道網站、論壇;可直接借鑑的電影製作手段。三管齊下,自制視頻與大衆的距離從如此之近。

結果就是,網絡論壇上的用戶自制視頻越來越多,儘管清晰度低、製作雜亂,但貴在真實,衆人拾柴火焰高,各種自制視頻開始大量傳播,而其中最火爆的要數惡搞類視頻。

2006 年火爆互聯網的惡搞視頻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惡搞視頻,正是鬼畜的前身,或者說早期的鬼畜視頻大多都被歸類於惡搞視頻中。而鬼畜視頻在國內真正成爲一種獨立的視頻類型,則要等到在 A 站、B 站成立之後。

由於 A 站、B 站成立之初均以 ACG 番劇內容爲主,難免受到日本文化潮流的影響,鬼畜文化正是其中之一。2008 年,知名彈幕網 N 站(Niconico 動畫)上的視頻《M.C.ドナルドはダンスに夢中なのか?最終鬼畜道化師ドナルド・M》在日本紅極一時,傳入中國後,視頻被改編爲《最終鬼畜蘭蘭路》並大火。

國內首個火爆的鬼畜視頻 《最終鬼畜藍藍路》

由於《最終鬼畜蘭蘭路》在國內的火爆情況,鬼畜一詞也逐漸成爲這類視頻的代名詞,流傳了下來。

2014 年,B 站最先成立了獨立的鬼畜內容分區,正式確認了鬼畜這一內容形式。彼時,鬼畜內容已經好幾輪的發展,形式也越來越來多樣化。

鬼畜區被分成鬼畜調教、音 MAD、人力 VOCALOID、教程演示四類

鬼畜視頻在社交媒體和互聯網的推波助瀾之下,傳播越來越廣。其反覆變速、素材拼接的創作方法十分深入人心,B 站甚至還開啓過 1.5 倍速播放專區,可見倍速播放在 B 站用戶中的影響力,在這種「社區傳統」的影響下,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我們說的 2 倍速播放開啓新世界。

B 站社區文化對用戶播放習慣的影響也不止於加速播放,在被稱爲年輕人最愛的跨年晚會——bilibili 2019 跨年晚會上,歌手張薔的表演視頻,也出現了大量「360P 4:3 真上頭」的彈幕。

張薔演唱歌曲 《Let’s Disco》

作爲國內唱片銷量最高的歌手,張薔最活躍的時期是上世紀 80-90 年代,那時的技術遠沒有現在發達,歌迷們能看到的視頻大多都是清晰度比較低的。而如今大家主動選擇降低清晰度、調整播放比例,更多還是出於懷念經典、懷念青春的心理,而後來者在彈幕的安利下,進入了「新世界」。

彈幕,最簡單的視頻創作方式

彈幕是促成播放習慣改變的重要介質之一,有了那一句句「1.5 倍新世界」,纔有後來者因好奇接受安利,改變播放習慣。而彈幕本身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改變,它從一種互動方式,衍生成爲了一種創作方式。

「1.5 倍新世界」將視頻的播放速度改爲了 1.5 倍,讓視頻呈現出一種和原視頻截然不同的特質,這就是一次成功的二次創作,觀衆的身份也由內容消費者轉向成爲了內容生產者。

同時彈幕還完成了內容分發過程,這和信息流內容分發的邏輯是一樣的:刷新信息流、看到各種各樣的文章、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點擊閱讀;觀看視頻、出現彈幕信息流、被「1.5 倍新世界」引發了好奇心、調整了播放設置觀看「二次創作」。

儘管因播放功能限制,彈幕作爲一種視頻創作方式,其表達手段還比較貧乏,主要就調整播放速度、清晰度、視頻比例等方式,但電影的創作經驗告訴我們,表達手段從來不是限制,將素材動態組合,即使是最普通的表達手段,也能創作出好作品。

而且,我們不妨開一下腦洞,播放功能就止步於此了嗎,黑白是不是一種選擇呢?

《大佛普拉斯》大量採用了黑白與彩色穿插剪輯的方式,圖片來自 豆瓣

同一段視頻,不同的人看到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老師曾講述了一個電影相關的實驗故事。

曾經,有一位紀錄片導演將自己拍攝的一部紀錄片,放映給從未接觸現代文化的原始部落種族人羣觀看。結果令這位導演十分驚訝,原始部落的人都在積極討論一隻雞,但他並沒有發現紀錄片中有雞。

要知道作爲該片的導演及剪輯,紀錄片的內容他已經看了無數次,但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拍了一隻雞。最後導演無奈之下,只能選擇一幀一幀仔細觀看紀錄片,最終在畫面中的小角落裏發現了這隻雞。

其背後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在觀看電影時會下意識地關注自己生活中、文化傳統中最爲常見的事物,原始部落的人之所積極討論這隻雞是因爲在他們生活中十分常見。

張薔演唱 《Let’s Disco》

同樣的,而當我把 bilibili 2019 跨年晚會歌手張薔演唱片段分享給我的朋友們,並提示他們按照 4:3 比例、360P 播放以及背後的原理後,他們給到我的回答也各不相同。

經常逛 B 站的 95 後小劉:

其實在 B 站經常能看到類似的視頻或者彈幕,個人還是蠻喜歡的,就好像回到了童年,那時父母還很高大,總是會抱着小小的我,電視裏播放着清晰度不高的節目,但卻似乎永遠也看不膩…..

同樣也是 95 後的小吳也表示:有那味了,但還是沒能堅持看完這段視頻。問及原因,小吳告訴我:

可能是已經習慣了高清視頻,再去看這種低清晰度的視頻,感覺不太能接受。

而當我問及是否有加速播放視頻的習慣,令我十分驚訝的是,無論是小吳、小劉,還是其他幾位朋友,均表示自己經常會在加速播放視頻和正常播放之間跳轉,原因也大同小異:劇情太拖沓,想早點看完這部劇。

總結

1895 年 12 月 28 日電影誕生,此後電影人們對視聽影像的探索就從未停止,從默片到有聲電影、到彩色電影,再到電腦特效,幾乎將視頻所蘊含的可能挖掘到了極致。

經典默片《摩登時代》,圖片來自 豆瓣

互聯網在電影的基礎上完成了一次「再開發」,彈幕功能的出現,把共同觀影這件事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即使遠隔千里,依然能夠通過彈幕互相溝通,同時,彈幕還消弭了視頻生產和視頻消費之間的界限。

我們,既是視頻的消費者,也是視頻的創作者。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視頻播放速度、清晰度、畫面比例、甚至是彈幕都成爲了視頻內容重要的構成元素,再度豐富了視頻內容的可能性。

線上觀影體驗,越來越豐富了。

題圖來自:Pexel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