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油唆子,回不去的時光

轉自: 爐邊夜譚

油唆子

鄭  奕

往事是一罈陳年老酒,

在心裏擱置的時間越久,它的味道就越香醇。

往事是一杯龍井綠茶,

在心裏泡的時間越長,它的味道就越濃郁。

雖然時光消逝,恍然如夢。

雖然離開的已經很久,

但記憶的畫面,卻年久而彌深……

殺了年豬以後,各家各戶都有了肉,雖然東北當時無論城市農村在冬季都是白菜/土豆/蘿蔔的老三樣加上一大缸酸菜,但有了肉,家常菜的味道就大不一樣了。

雖然殺豬的當天會喫掉一部分豬肉,但每一頭豬的一付板油主婦們是會留下的,而且你別小看這一付豬板油,一頭二百多斤的肥豬,一付豬板油也有小二十斤哪。這付豬板油熬出的豬大油,差不多是一家人大半年的葷腥啊。東北農村熬豬油不叫熬,而是叫靠大油

這個靠字很有趣,過去有句老話“靠山喫山,靠水喫水”,豬板油裏的純豬油在熬製過程中,人們都希望把豬板油裏的純豬油儘量都熬出來,那這個過程就是一個靠的過程,就是小火慢慢熬。

一般的熬製過程是這樣,將豬板油切成半寸見方的小丁,下鍋一開始時加一點點水,是爲了不嘠吧鍋,等鍋燒開了以後,用小火慢慢熬製這段時間比較長,一般得一小時左右,這就是所謂的靠

豬大油靠沒靠乾淨的一個最簡單的標準就是嘗一嘗油唆子。油唆子南方人叫油渣,東北地區都叫油唆子。

油唆子很香,特別是剛出鍋時香酥入口就化,那個滋味令許多東北的朋友終生難忘,就是喫完了還想唆了唆了嘴。如果油唆子一咬還一股油,那就是沒靠乾淨,真正靠好的油唆子,入口香酥還有一點微脆,入口就化可一點油也沒有。

記得在農村時,母親每次靠豬油時在把鍋裏的豬大油淘出去後,在鍋裏只剩油唆子時她會留一點油,這時加大火再放一點蔥花,而瞬間蔥花就糊了,這時把油唆子盛出來,再撒一點細鹽面(當時農村供銷社供應的都是大粒鹽,老百姓買回來後,自己用杆麪杖加工成所謂的細鹽)那真是人間美味。這個東西喝酒,那也是非常好的酒餚啊。

我相信許多東北朋友都有對油唆子的深刻記憶。我媽媽每次在靠豬油時,都會和我說“酒肉滿桌,不如喫塊油唆”。

這油唆子,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孩子們心中的食品聖物,一句話好東西。當時豬肉憑票供應,每家每個月根據人口的多少,也就是三斤二斤的豬肉。大家去商店買肉都要肥一點的,偶爾能買到一次豬板油,那就如同現在的彩票中獎一樣,對左鄰右舍都是一件大事。

大家會說“誰誰家今天去買肉,買到了幾斤豬板油”。而平常買半斤豬肉又會有多少肥肉呢,但就是這一點肥肉,主婦們在做菜時也會將它靠一點大油,而因此也會有一點油唆子,這就是當年孩子們嘴上的美物。

而買到幾斤豬板油時,這時靠完油後,剩下的油唆子就比較多了,油唆子這種食物,是好喫但不能多喫,另外只有剛出鍋時就着熱乎勁纔好喫,一涼了就皮了也就不好喫了,這也有點象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微小的美好事物一樣,美好轉瞬即逝。

在東北油唆子常用來包包子,把東北盛產的紅皮大蘿蔔擦成絲,油唆子剁碎,剁的越碎越好,拌在一起,有條件的人家再加點海米,那就是過年了。

蒸包子、蒸饅頭、烙餅,這些都是家庭主婦的基本功,現在的許多人都不會了。而在那些年代裏,大部分的家庭主婦手藝都不錯。當年糧食是定量供應,北方地區,每個人每個月也只有三分之一是麪粉,大約八到十斤。麪粉不多,但主婦們的麪食手藝卻都不錯,家家的包子、饅頭、烙餅都做的很好。

蘿蔔絲油唆子的大包子,一出鍋熱氣騰騰的,滿屋都是包子的香氣,那真是勾人食慾。

當然這油唆子蘿蔔絲的大包子,也是當年下酒的好東西,咬一口熱乎乎的大包子,抿一口小酒,也是一件十分舒坦的事啊。

現在一些成功人士在一些大酒店喫飯時,還會回想起那美味的油唆子蘿蔔絲餡的大包子,談起來還是津津有味啊。

那個年代農村城裏都差不多,大家都是胃虧肉。城裏稍微好一點,每個人每個月供應半斤肉,可以見一點葷腥,而農村在冬季好一點能有一段時間可以見點葷腥,其餘春、夏、秋三季則由於儲存條件的不方便,只能在農曆的端午節與中秋節才能喫上一頓肉。

這還是得得指條件好的生產隊,也就是殺得起豬的生產隊。所以我前一篇裏所說的一副豬板油靠好了可以靠出十幾斤豬大油,這就是一家大小一年的葷腥,因爲要放的時間比較長。

在靠大油的過程中,主婦們會放比較多的鹽在裏面,以保證可以存放的時間比較長而不壞。所以冬季特別是春節前後是酒友們的一段比較幸福的時光。

油嗦子,和金色的童年聯繫在一起的美好的回憶,溫馨而安靜。那年、那些流鼻涕的童年小夥伴,都那麼的令人留戀!

油嗦子,東北往事的記憶,樸實的鄉情,回不去的時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