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內分泌科 王彬

每年的陽曆11月7日或8日後進入立冬時節。立冬是一年中很重要的節氣之一,他表示冬季開始,萬物閉藏,陽氣收斂。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爲痿厥,奉生者少。”大概的意思就是立冬後萬物收藏,人們要注意保護陽氣,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再起牀戶外活動,懂得避寒保暖,否則就會損害身體健康,傷害腎氣,春季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

下面是幾個養生小食譜:

1. 當歸羊肉湯

組成 黃芪30g,當歸20g,羊肉250g,胡蘿蔔2根。

製作:準備好的材料放在一起燉煮1-1.5小時,即可。

功用:溫中健脾、補氣生血

適合脾胃虛寒、氣血不足之人

2.百合蓮子湯

材料:鮮百合60克(幹品30克),白蓮肉30克。

製作:準備好的百合、白蓮肉同放入瓦煲內,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煲約半小時,放涼即可。

功效:清心潤肺,滋養肌膚。

3. 豬肚黃芪湯

材料:豬肚1個,黃芪20克,紅棗5顆,枸杞10克,食鹽少許。

做法:將豬肚洗乾淨,然後將黃芪、紅棗、枸杞洗乾淨,紅棗去核,一同放入豬肚裏面。用棉線縫好。準備湯鍋,鍋內加水,放入豬肚,用大火煮開後就調成小火燉煮2個小時。

功效:健脾益氣、消食開胃。

圖片來源:www.51yuansu.com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