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雞骨頭、假牙……這些都是常見的老年人食道異物。近日,湖南懷化六旬老人喝湯時不慎吞下一根鋼針,幸虧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採用等離子刀微創手術,將異物取出。

4月29日晚餐時,家住懷化農村67歲的張奶奶喝下半碗西紅柿蛋湯後,突然感覺喉嚨一陣刺痛,像是有什麼東西卡住了,用手摳也摳不出來,喝了稀飯和水,想把卡住的東西強行吞下去。可第二天,老人喉嚨痛得更厲害了,當地醫院醫生在喉鏡下取出一截2cm長的鋼針,而剩下的那一截卻怎麼也找不到,只得轉到長沙,住進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二科病房。

凌科技副主任醫師接診後查看CT影像發現,異物尖端位於老人口腔與食道入口上端,可謂“深藏不露”。手術團隊討論認爲,如果經口腔入路切開咽後壁粘膜,由淺入深探查異物,雖然距離近,但異物小,位置隱匿,很可能尋找失敗。第二套手術方案是經頸外入路探查,該方案優點是視野好,將重要解剖結構有效保護,找到異物的可能性較高,但存在異物刺破頸內動脈,引起大出血的可能。加上老人脖子粗短,術後咽腔水腫導致窒息的可能性大,屆時就得進行氣管切開,不僅手術創傷大,手術難度和風險也隨之增加。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後,5月4日,凌科技副主任醫師團隊在經口喉內鏡輔助下,精準定位異物,切開咽側壁順利探查到異物,成功取出殘餘的3cm長鋼針。手術耗時僅30分鐘,術中幾乎沒有出血。

湯裏怎麼會有鋼針?張奶奶事後推測,家裏平常喜歡用鋼絲球刷鍋,曾出現過鋼絲球扎手的情況,鋼針應該就是隱藏在鋼絲球內混入食物中的。

無獨有偶,同一天,該病房還收治了另外兩名食道異物患者,其中一個是喫外賣狼吞虎嚥吞下3cm長鐵絲的年輕姑娘;另一名則是假牙固定不穩,不小心將沒嚼碎的大塊豬排直接吞下卡住的74歲老漢。“食道異物是耳鼻喉頭頸外科常見急症”,凌科技表示,隨着疫情好轉,人們外出聚餐增加,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三個病房近兩週共收治食道異物患者20餘例,其中不乏因爲吞嚥功能退化、缺牙等原因導致囫圇吞嚥的老年人。

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科主任肖旭平主任醫師提醒,一旦懷疑吞入異物,應採取以下方法處理:

1.當吞下異物未發生嗆咳、呼吸困難、口脣青紫等窒息表現時,不用太緊張,也不要設法將異物吐出來,因爲催吐易使異物誤入氣管而發生窒息,這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一般異物進入消化道後,多數都能隨胃腸道的蠕動與糞便一起排出體外。只要不是鋒利的異物,可多喫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進消化道的蠕動,加速異物的排出。大便時仔細檢查,直至確認異物已排出爲止。在此期間,如出現嘔血、腹痛、發燒或排黑色稀便,說明有嚴重的消化道損傷,必須立即前往醫院處理。

2.卡魚刺、動物骨頭後千萬不能吞飯糰、喝醋、用手指摳喉嚨等,這樣可能會造成異物刺向更深處,甚至刺破食道,損傷頸部或胸腔大血管。應馬上到醫院就診,進行咽喉和食道拍片檢查,一旦發現食道異物要儘快取出。

另外要提醒的是,成年人一旦發生異物卡在食道的情況應儘早取出,因爲異物一旦刺入食道肌層就無法自行進入胃腸道,如果拖延,容易發生食道炎症、穿孔、縱膈感染的情況,尤其是靠近心臟主動脈的異物,可能刺破血管引起大出血,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梁輝 蔣芳義 肖歡

【來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