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爲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爲一分”,分給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員建造住宅,由此開始了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時期。陝西岐山鳳雛村周原遺址出土的兩進院落建築遺蹟,是中國已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實例。

四合院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

中式四合院設計

前的中國西周時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現。陝西岐山鳳雛村周原遺址出土的兩進院落建築遺蹟,是中國已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實例。

漢代四合院建築有了更新的發展,受到風水學說的影響,四合院從選址到佈局,有了一整套陰陽五行的說法。唐代四合院上承兩漢,下啓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後方。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爲主體建築,周圍爲迴廊鏈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出現具有廊廡的四合院,逐漸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後,廊院逐漸減少,到明清逐漸絕跡。

元明清時期四合院逐漸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爲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爲一分”,分給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員建造住宅,由此開始了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時期。20世紀70年代初,北京後英房衚衕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遺址,可視爲北京四合院的雛形。後經明、清完善,逐漸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築風格。更多關注新東家設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