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酸奶、風味酸奶

復原乳,乳酸菌,乳酸飲料

.....

超市的酸奶櫃檯真是讓人眼花繚亂

酸奶到底該怎麼買

酸奶該怎麼定義

酸奶是以牛奶爲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後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發酵劑),經發酵後,再冷卻灌裝的一種牛奶製品。

根據國家標準,酸奶可分爲 2 大類: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

圖片來源網絡

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一、原味酸奶 VS 風味酸奶

原味酸奶:只有基礎的原料、益生菌和添加劑。

風味酸奶:有水果、穀物、糖和其他添加劑。

二、酸乳 VS 發酵乳

酸乳:只有「噬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這兩種最常見的菌。

發酵乳:在酸乳的基礎上添加了3種或者以上的益生菌發酵。比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乾酪乳桿菌等等。

三、風味酸乳 VS 風味發酵乳

風味酸乳:是酸奶裏除了奶/奶粉,還添加了其他成分,如食品添加劑、果粒、燕麥或其他穀物雜糧等。

風味發酵乳:除了奶/奶粉,接種發酵後,還添加其他成分,且沒有菌的限定。

買酸奶認準三個字

想要知道買回來的乳製品是不是真酸奶,只要看包裝上有沒有「發酵乳」三個字就可以了。

普通的酸奶所對應的專業術語爲“發酵乳”,是指在純牛(羊)乳中加入乳酸菌發酵後所製得的產品,不添加任何香料、增稠劑等添加劑。

並且,想要挑選一個真正的好酸奶,一定要認準一個數字,就是——蛋白質含量≥2.3g/100g。

當然,這個數值越大,蛋白質含量越多,營養越豐富。

買酸奶躲開「風味」二個字

超市裏的絕大部分酸奶都帶有「風味」兩個字,這並不是指口味,而是商家爲了提升酸奶的口感和營養添加了別的成分,比如果蔬、穀物、果粒、營養強化劑、添加劑等。

當然,最常被添加進去的還是糖。

所以,在風味發酵乳中,糖和脂肪的含量都會比酸奶要高一些,但飲用的口味和口感卻好了很多。

別看幾個字的差別,其實是營養價值和健康的千差萬別!

真假酸奶的區別在哪裏?

喝奶,是爲了獲得優質的蛋白質和鈣,真假酸奶的區別就在配料表裏。

一、看配料表

原料的含量是由高到低排列的,第一位是生牛乳證明它含量最多,如果你看到「水」在酸奶配料表的第一行,那麼很有可能你是買到酸奶味的飲料了。

只是喝起來有酸奶的味道,但是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酸奶。所以,購買的時候建議選擇牛乳爲主料的,那麼此商品大半就是酸奶,而非“兌水”的飲料。

二、看蛋白質含量

乳酸菌飲料蛋白質含量一般在0.7%~1.0%之間,而酸奶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需≥2.3%。

蛋白質含量這麼低的酸奶喝上三四瓶,還不如一瓶正經酸奶的蛋白質多。

三、看糖含量

酸奶瓶身上碳水化合物量就是含糖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超過12%爲好,超過這個量含糖就會偏高。

有人測算過,市面上的酸奶平均100g當中含有10g左右的糖……糖含量跟可樂差不多。世衛建議每天最多攝入25g添加糖,相當於這100g酸奶就能用掉一半的配額。

既然100g的酸奶含糖都這麼厲害,想想平時喫的那麼多甜食,添加糖的攝入量感覺超出了天際!!!想不長肉肉都難呀!

四、看是否需要冷藏

酸奶一般分兩種,一種是需要冷藏的低溫酸奶,又叫「活菌型酸奶」。另一種是常溫酸奶,又叫「滅菌型酸奶」,基本不含活性乳酸菌。

爲什麼要滅掉有益的「乳酸菌」,因爲這樣酸奶在常溫下的保質期更長,儲藏和運輸成本更低,方便售賣。

活菌型酸奶和滅菌型酸奶,最大的區別就是少了需低溫存活的“乳酸菌”。(出廠前就被全部殺死了...)。

除這一點,酸奶中的其他營養物質,如:蛋白質、鈣質、維生素都相差無幾,所以對於一些不方便冷藏、不能喝冷酸奶的人來說,常溫酸奶也是個不錯選擇。

所以,想喫到益生菌還得選擇冷藏酸奶。

日常購買酸奶,不想那麼糾結,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購:如果想要促進消化,補充蛋白質、鈣、維生素,就選擇酸奶;如果喜歡豐富的味道和多變的口感,那就選擇風味發酵乳。

購買時還要注意查看產品的「營養成分表」喔,最好購買那些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既有營養,還不容易發胖。

閱讀

推薦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江蘇市場監管

編輯/裴瑩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