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關中國互聯網企業迴歸二次上市的傳聞是一個接一個。在阿里還沒回流上市前,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勇就曾表示,回香港上市一直多年夙願,2014年去美國上市之前,阿里第一選擇一直是香港,只是因爲當時條件不具備。

百度、京東後,網易也傳要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掀起迴流潮?

今天有消息稱網易已經祕密提交了在香港二次上市的申請,希望藉此最多籌資20億美元,最快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實現二次上市,據說已經選定中金公司、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來負責上市事宜。

創辦於97年的老牌互聯網公司網易,在2000年就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按照5月4日收盤時的股價計算,網易總市值大約426億美元。

最近有關中國互聯網企業迴歸二次上市的傳聞是一個接一個。不久前,另一家早已在美上市的電商巨頭——京東也被傳正祕密準備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已經提交了文件,預計最早6月上市。

更早之前還有攜程和百度的相關傳聞。不過這些互聯網公司並沒有理會外界的傳言,都沒做出回應。

那麼這些傳聞是空穴來風嘛?爲什麼會有這樣成批量的二次上市傳言、信號或者說是猜測出現呢?

還記得前不久瑞幸造假引爆的中概股危機嘛,這可能成了催化劑,加速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迴歸。

更根本的原因是,迴歸二次上市對這些企業來說也的確有利好。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如今已有足夠的資金池去容納這麼大體量的股票,其次,當年這些企業赴美上市的時候大多是虧損的,不滿足在港上市的條件,但目前已經沒有這方面困擾了;另外,這類互聯網企業如今在新聞和輿論中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力,國內投資者對它們更加熟悉,也是這些企業釋放價值的機會。

阿里巴巴在去年11月就已經在爲中概股探路了,今年1月的時候,就有報道說港交所表示,已經確定了40-50只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作爲爭取目標,要吸引他們迴流香港。

不過,迴流的門檻還真不低,首先要在美國、英國上市,其次市值不低於400億港元,最近一年度收益至少10億港元。

目前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200多隻,除去阿里巴巴,按照過去1年的平均市值計算,基本符合這樣條件的有21只股票。這裏面就有京東、拼多多、百度、網易和攜程網等。

這樣的業內巨頭回流到港,對於香港證券市場來說何嘗不是好事呢?這21家公司總市值接近3萬億港元,如果其中大部分最終能在香港上市,將極大增加香港股市的市值。

在阿里還沒回流上市前,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勇就曾表示,回香港上市一直多年夙願,2014年去美國上市之前,阿里第一選擇一直是香港,只是因爲當時條件不具備。回香港最重要的一點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中國面向世界的橋樑。阿里未來走向全球化,數字經濟走向全球化,從中國走向世界,無論從科技到人才,香港都能扮演一個“橋頭堡”的作用,能夠進行人才的引進,技術的輸出。說千言萬語,不如用實際行動來表示對香港的支持,也反應內地同香港一體共命運,共同面向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