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認爲,劉邦不是不寵愛薄姬,只是對薄姬的寵愛只是比戚姬少了一些,薄姬也沒像戚姬那樣爲自己的兒子劉恆爭什麼東西,甚至薄姬很可能早就跟呂后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了,所以呂后纔會在劉邦死後放薄姬去劉恆的封地,而劉恆也順順當當地活到了呂后去世。也正因爲這,薄姬並不會像戚姬、管夫人、趙子兒那樣黏着劉邦,而是一心一意地培養唯一的兒子劉恆,最後劉恆也沒有辜負薄姬的期望,成爲一代聖明天子。

司馬遷所著的傳世名著《史記》中一共記載了劉邦的八名妻妾,她們分別是曹氏、呂娥姁、戚姬、管夫人、趙子兒、薄姬、趙姬、石美人,而這八位妻妾中,薄姬是唯一一個被記載爲漂亮的:

“豹已死,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色,詔納後宮。”


這“有色”二字,就是漂亮的意思。

當時的薄姬,作爲已成階下囚的魏王豹的姬妾,被打發到漢王后宮的織室內終日勞作,喫不好,穿不好,更沒有打扮的機會,最多是一副素面朝天的模樣,就這樣,還能被漢王劉邦看出來漂亮,可見是真的漂亮,非常有實力的那種漂亮。

也正因爲薄姬罕見的漂亮,纔會幸運從一名奴婢一躍成爲漢王劉邦的一名姬妾,但成爲漢王劉邦姬妾之後,薄姬卻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裏都沒撈到侍寢的機會,似乎漢王劉邦已經忘卻,自己還有一名姓薄身上流有魏國王室血液的姬妾。

一個很平常的日子,漢王劉邦見寵妃管夫人、趙子兒在說笑打鬧,說笑的內容是管夫人、趙子兒年少時曾和薄姬交好,三人曾約定,“先貴無相忘”,兩名寵妃把當日的約定當笑話講,劉邦卻沒把她們曾經的約定當笑話聽。

聽了她們曾經的約定,再看看她們如今的塑料姐妹花情分,劉邦心內很不好受。當晚,劉邦便召薄姬前來侍寢,那一夜,劉邦、薄姬二人魚水得和諧,薄姬經此一夜而生男孩,男孩即後來的漢文帝劉恆。

據記載,當晚,二人初相見,薄姬便對劉邦說,“昨晚,我夢見一隻蒼龍盤踞在我的腹部”,劉邦笑着應道,“真是好夢,好兆頭啊,我會讓你的夢照進現實。”


但是,在薄姬生下劉恆之後,薄姬便很少再有侍寢的機會了。在歷史記載中,薄姬也是不受寵的那個,也正因爲薄姬的不受寵,所以才能在劉邦駕崩後被善妒的呂后放出皇宮,去代國安安心心地做代國王太后。

薄姬也是劉邦衆多姬妾中唯一一個和兒子團圓的。

不過,這段記載略有疑點,最大的疑點在於,按照司馬遷的記載,劉邦這個人好酒及色,也就是說,除了酒以外,劉邦還喜歡美女,而薄姬是放在織室內仍舊光彩照人的美女,對於這樣的美女,劉邦怎麼可能不寵愛?

我認爲,劉邦不是不寵愛薄姬,只是對薄姬的寵愛只是比戚姬少了一些,薄姬也沒像戚姬那樣爲自己的兒子劉恆爭什麼東西,甚至薄姬很可能早就跟呂后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了,所以呂后纔會在劉邦死後放薄姬去劉恆的封地,而劉恆也順順當當地活到了呂后去世。

劉邦一共生了八個兒子,只有劉恆和劉長活到了呂后去世,劉長能活到呂后去世,原因很簡單,劉長是呂后養大的,相當於半個親生兒,比較起來,劉恆能活到呂后去世,則比較可疑。

電視劇《大風歌》中對於劉邦和薄姬之間的解釋,我以爲比較恰當。

按照電視劇《大風歌》的說法,劉邦並非不想寵薄姬,只是薄姬總是給劉邦一種距離感,劉邦想跟薄姬親近的時候,薄姬自然會跟劉邦親近,劉邦不找薄姬的時候,薄姬也不會主動送上門。正是這種距離感,讓劉邦備受挫折,所以劉邦對薄姬的寵愛,表現得也就不夠明顯。

這種解釋確實很恰當,薄姬的母親是魏國王室的公主,熟悉後宮爭鬥,薄姬自然也在母親的教育中,早早就學會了如何在後宮中明哲保身,加上在魏王豹後宮中的經歷與歷練,使薄姬被劉邦納入後宮之時便已懂得如何巧妙地保護自己。

也正因爲這,薄姬並不會像戚姬、管夫人、趙子兒那樣黏着劉邦,而是一心一意地培養唯一的兒子劉恆,最後劉恆也沒有辜負薄姬的期望,成爲一代聖明天子。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外戚世家》、《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