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探索工程歷來有着科學與戰略的雙重價值,美國通過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確立了科技霸主地位,同時刺激工業手段革新,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技術紅利與航天文化軟實力時至今日仍然在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印度作爲有着13億人口的大國,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立志要做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他們的目光也早早盯住了月球,並於本世紀初啓動了月船系列探測器項目。憑藉着左右逢源的地緣優勢,他們能從歐洲、美國、俄羅斯等多個渠道引進先進探月技術

GSLV-makIII火箭發射月船-2號

134天前懷揣着登月夢想的印度月船-2號飛船搭乘GSLV-makIII型運載火箭升空,由於火箭推力有限無法像嫦娥四號那樣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需要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軌道機動才能抵達近月點124公里的環月軌道。

莫迪觀摩月船-2號落月實況

月船-2號在點火升空46天后迎來了登月高光時刻,當天莫迪也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到達萬航天中心加油助陣,通過觀察登月當天控制中心現場人們的表現也能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

歡呼與掌聲貫穿於月船-2號落月全程

歡呼與掌聲貫穿於月船-2號登月全過程,每當完成一步操作印度特有的歡樂氣氛就會被點燃,最後一輪掌聲剛好發生在月船-2號由於控制系統故障導致360度太空翻之際,當時喫瓜羣衆沒反應過來,但負責控制月船-2號落月的工作人員早已是眉頭緊鎖,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月船-2號360度翻滾

緊接着達萬航天中心屏幕上顯示的運行軌跡開始出現偏差,月船-2號落月速度突然加快,事後推測這是360度太空翻之際反推發動機加快了落月速度,最終月船-2號運行軌跡圖定格在了距離月面約100米處,現場人羣再也無法重複此前一輪又一輪的歡呼雀躍。

短短十幾分鍾從歡呼雀躍到神情沒落的急劇轉變,將印度航天發展現狀展現的淋漓盡致,航天探索從來都是科學與勇氣的結合體,但絕對不是好大喜功式盲目發展

月船-2號落月軌跡偏離

此後印度航天機構宣佈月船-2號着陸器失聯,但軌道器還在繞月運行,因此他們認爲80%任務依舊是成功。在沒有發射之前印度科學家自信滿滿地認爲一個無法抵抗月夜極低溫侵襲設計壽命只有14天的月船-2號可以和我們玉兔-2月球車來一場里程賽,誓言要遠遠超越玉兔2號的行駛里程。

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月船-2號月球車

然而,不論是現實還是幻想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爲即便月船-2號成功軟着陸月球,那輛重量僅有半袋大米重的月球車行駛速度也只有玉兔二號的五分之一。

月船-2號失聯後,印度測控部門仍然沒有放棄,他們希望飛船僅僅是由於山脈遮擋導致的信號失聯,美國NASA也調用LRO軌道探測器對月船-2號進行成像探測,但第一次成像工作由於軌道與月夜條件限制最終失敗。

月船-2號落月器

月船-2號團隊始終不承認這艘飛船已經撞月,爲了讓面子過得去,他們只承認這是一次硬着陸,飛船總體結構還是完好的。

然而不論是如何堅固的飛船也不可能承受得住時速200公里的撞月,近日美國NASA不太厚道地又發佈了第二次成像照片,結果實錘證明月船-2號已經撞碎在月球表面

NASA標註的月船-2號殘骸散落點

面對登月失敗鐵證印度專家依舊沒有改口承認撞月,爲了給他們留足面子,NASA專家恰到好處地表揚了一下月船-2號團隊,認爲他們能將飛船送達距離月面如此之近的距離非常難能可貴。

也許在NASA看來這並不是高端互吹,而是因爲月球軟着陸任務確實太難。此刻美國也在推進載人重返月球計劃,但他們距離上一次月球軟着陸任務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不論是裝備產業鏈,亦或者經驗都已經歸零。

NASA定製的小型登月器

在月船-2號着陸任務失敗後,NASA重返月球計劃負責人也在告誡項目團隊要充分認識到落月任務的高風險,並在正式實施載人重返月球計劃之前安排了三個無人月球着陸器任務,以驗證月面軟着陸技術。

從工程角度來看,月球探索大致可以分爲“繞、落、回”三大步驟,我國嫦娥一號於2007年完成了第一步繞月探測,次年印度月船-1號也實現了繞月探測,從這裏來看貌似兩家月球探測實力在伯仲之間,然而月船-2號失敗的基因從那時開始就已經註定。

月船-1號的發射入軌依賴美國深空測控網

雖然月船-1號緊隨嫦娥一號之後實現繞月探測,但印度並沒有觸達38萬公里之遙的深空測控能力,全程依賴美國NASA的深空測控網,如果沒有測控支持月船-1號就不可能抵達月球軌道,撞月或者掠過月球將是月船-1號的最終歸宿。

在NASA深空測控網支持下月船-1號順利抵達繞月軌道,然而它的結局與如今的月船-2號一樣,最終還是失聯。

月船-2號依舊依賴美國測控網

月船-2號雖然是今年發射,但它的故事卻早在7年前就已經開始。項目團隊當時自信滿滿地要搶在嫦娥三號之前登月,結果卻是由於火箭、落月器等諸多關鍵裝置無法到位,而一拖再拖,最初他們寄希望用俄羅斯技術實現登月,但後來由於福布斯-土壤探測器發射失敗導致合作終止。

早在月船-2號發射之前我們就已經連續成功發射嫦娥三號、四號兩艘登月飛船,登完月球正面又登背面,成爲21世紀人類探月的先鋒力量,截止目前我國登月任務成功率爲100%。

登陸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落月器

跌跌撞撞了7年多的月船-2最終還是被攢了出來,結果臨發射前GSLV-mak III火箭由於第三級火箭氦加壓系統發生泄漏導致再次推遲,更令人意外的是已經過去了7年多時間印度還是無法完全掌握38萬公里的月球軌道測控技術,這一次還是依賴NASA深空測控網

月船-2號無大功率變推力發動機

月船-2號落月器連同位素溫差電池都沒有經費保障,導致設計壽命只有一個月晝期,落月器也沒有配置大功率變推力發動機,而是由5臺800N小功率變推力發動機並聯而成,全部加起來也不過是4000N推力,與嫦娥四號使用的單臺7500N變推力發動機相比差距不是一般大。

印度航天自詡的最廉價月球項目也曾讓國內不少喫瓜羣衆羨慕不已,粉碎性着陸的月船-2號用生動的事實證明發展航天事業沒有國力支撐那就是鏡花水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