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路君

中國便捷的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被稱爲“新四大發明”,不但改變着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引領着一場涉及科技、商務和生活方式的全球性變革風潮。如今,在線支付已成爲一種默認的生活方式,確切地說,在中國,每個企業與品牌都編入了這個生態系統中,這種改變發生在手機上。

今天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支付寶,微信掃碼付款也是日常。微信掃碼通常指二維碼,國外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而中國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開始於改革開放後的1993年。隨着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國內對二維碼這一新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在消化國外相關技術資料的基礎上,制定了兩個二維碼的國家標準:二維碼網格矩陣碼(SJ/T 11349-2006)和二維碼緊密矩陣碼(SJ/T 11350-2006),從而大大促進了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二維碼的研發。

如今,二維碼支付已經走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新生事物的發展必然是伴隨着問題而來。就在二維碼支付剛開始普及的2014年,因系統漏洞、人們操作不熟悉等問題,導致二維碼支付被不良分子利用,進行詐騙、竊取他人信息等非法操作,許多人也因對新生事物不瞭解而掉入陷阱,損失慘重。2014年3月14日上午,央行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央行通知表示,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突破了傳統手藝終端的業務模式,其風險控制水平直接關係到客戶的信息安全與資金安全。虛擬信用卡突破了現有信用卡業務模式,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

直到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準。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

隨着無現金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大街小巷的商鋪,大到商場、酒店,小到早點攤、菜市場,基本上都能夠使用手機支付來完成結賬的動作。但是,在商家和消費者都嚐到“無現金支付”的甜頭之後,有些消費者卻遇到了很頭疼的問題——有的商家竟然拒收現金,拒收的同時還會拋出一句“現在不都用XX支付嗎?”

當然,不收現金的問題大可不必擔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商家拒收現金屬於違法行爲,移動支付更多是給人們帶來便利,而不是要取代現金。還有普遍的問題是,不在少數的中老年人依然在使用只有打電話功能的老人機,有的甚至沒有用手機的習慣,對於這部分人來說,移動支付不僅不能給他們提供便利,還可能造成一定的麻煩。針對這一點,移動支付的技術亦在不斷更新,就以支付方式爲例,現在已發展出短信支付、掃碼支付、指紋支付、聲波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操作越來越便捷,即使是對智能手機不熟悉的中老年人,亦能迅速學會使用這種新的支付方式。

有觀點認爲,如果中國的移動支付僅是在一個封閉孤立的環境中發展,便會走上故步自封的道路。事實上,阿里巴巴與騰訊一直在向國外發展,中國的移動支付的確也已經影響到海外。還是以成立支付寶的螞蟻金服的數據爲例,截止到2017年5月,螞蟻金服在25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2億境外用戶,微信支付也在1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落地。

如今,在日本、韓國、泰國、印度等國家都出現了支持支付寶掃碼或微信掃碼支付的商鋪,中國遊客越多的地方,支持移動支付的商鋪越多。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對用戶的培養上,中國移動支付都是世界領先的,已經成了移動支付技術和規則的輸出國。通過技術出海,中國移動支付正在海外落地生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