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梨視頻拍客的一段視頻將水滴籌推上了風口浪尖。視頻中,水滴籌的線下推廣人員在醫院的病房裏挨個詢問病人,爲其辦理籌款幫助,這一過程中對患者病情、經濟情況等信息的審覈過程幾乎沒有。這些所謂的志願者,實行末尾淘汰制,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

水滴籌等衆籌平臺風波向來不少,不夠真實的求助信息曾一次次引發討論,這一次,被曝光的視頻將水滴籌的求助真相大白於天下,成了點燃大衆情緒的一根導火索。

衆多官方媒體發聲,相關討論的熱度遲遲不降,消費社會愛心的話題匯聚成了一股洪流裹挾着水滴籌,站在旋渦中心的水滴籌迎來了自己的至暗時刻。

12月5日,水滴創始人兼CEO沈鵬發佈公開信。他表示,這一次水滴籌辜負了愛心用戶對我們的信任,他代表水滴籌的全體成員向大家說對不起。 “錯了就是錯了,我們的管理需要提升、我們的業務有待改進,我們絕不迴避問題,我們必須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甚至還表示,“再管不好,我願把水滴籌交給相關公益組織!”

亂象叢生的衆籌行業

水滴籌的“掃樓”事件撕開了衆籌平臺的一道口子,將這個行業的衆多亂象展現在了大衆面前。

互聯網高度發達和大衆物質生活改善的基礎上衆籌應運而生,不足十餘年時間,整個衆籌行業的規模已經十分可觀。世界銀行近日發佈的《發展中國家衆籌發展潛力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衆籌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

衆籌這個方式解決了許多問題,特別是大病衆籌挽救了許多貧困家庭和危重病人,但水滴籌在爲社會提供便利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時,也產生了衆多的新問題。

2016年年末,一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刷爆網絡,文章字字懇切,真誠動人。小女孩笑笑的遭遇在全社會引起了共鳴,衆多人慷慨解囊,公衆號中讚賞超過了250萬元。

社會的力量在這一時刻得以體現,但事情隨後的發展超出了衆人預期,笑笑的父親有公司、有房產不存在看不起病的問題,但他依然向社會尋求幫助,籌集不必要的善款。

事件曝光後,在洶湧的民意麪前,微信官方退還了所有打賞,但事件並沒有因此平息,社會善意被消費成了熱議的話題。這場鬧劇與衆籌平臺無關,但暴露出的問題在後來衆籌平臺上進一步被放大。

相聲演員吳帥籌款的風波仍在,最近王鳳雅事件又有新動向,而這一次的“掃樓”事件,讓我們看到了這個行業風波不斷的原因。

有人幫你寫出文章、也有人幫你完成審覈,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次申請,也就是這幾分鐘的時間,那些所謂的志願者也會拿到一筆不少的收入。

但用來救命的籌款,有時未用到看病上,有的沒用到本人身上,也有的家庭富裕但依然要籌款的人,不夠完善的機制讓一件好事變的讓大衆唯恐避之不及。但今天被質問消費社會善意的水滴籌,其實就是建立在社會善意的基礎上。

衆籌200億,愛心成就的水滴籌

在百度搜索“水滴籌”,首頁罕見的沒有亂七八糟的廣告,“大病籌款平臺,已爲患者籌集到200億的救命錢”的宣傳語格外醒目。

“救命錢、患者、零手續費”與水滴籌相關的這些的字眼裏大都有公益的影子,而我們更難把一個這樣的公司與掃樓、地推這些現象相聯繫,大概最初創立水滴籌的沈鵬也沒想到以“公益”爲旗號的水滴籌今天會站在民衆的對立面。

2016年,沈鵬從美團出走,創辦了水滴籌。隨後水滴籌的便獲得了騰訊、美團點評等資本的5000萬天使輪融資,第二年8月,水滴籌獲得了騰訊、藍馳創投聯合領投,創新工場等跟投的1.6億A輪融資。到2018年9月,水滴籌累計籌款金額超過100億元,服務了80多萬名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

今年6月份,在水滴2019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水滴公司宣佈完成由博裕資本領投的超過10億元的C輪融資,不到三個月時間,水滴公司獲得的融資已經接近16億元人民幣。

走出了美團的沈鵬,在水滴籌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截止2019年9月,水滴籌已經幫助患者籌集了235億元的治療金,精準幫扶國家級貧困縣的困難患者超過7萬人,近2.8億人蔘與救助。衆多用戶的參與也使得水滴籌在大病衆籌的市場上份額節節攀升,成爲了行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不同於其他類型的企業,水滴籌的營收、盈利都離不開廣大用戶的善意和愛心,離不開大衆對於平臺的信任。

彙集一滴滴水最終得到改變世界的力量,水滴籌用互聯網的力量整合大衆的愛心爲許多需要的人送去了希望。3年多時間、200億元、數億人蔘與的捐獻是社會對於水滴籌模式的認可,而水滴籌的成功可以說是社會善意匯聚的表現。

從公益到商業

從企業誕生起,水滴籌作爲一個社會企業就承擔着一定的社會責任,但商業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盈利也是一個企業得以生存的基本,水滴籌也不例外,初具規模後,水滴籌也開始探索商業化。

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是水滴籌的三條業務線,其中保險業務是水滴籌的主要營收來源。不收取任何費用的水滴籌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將窮困的大病患者引流到保險業務上, 是水滴籌商業化的關鍵一步。

水滴籌官方數據顯示,水滴公司目前的總用戶數已經超過6億人,全平臺獨立付費用戶超2.5億人,在整個網絡互助和互聯網保險行業都位居第一。

與超過60家保險公司合作,推出超過80款保險產品,單月新增簽單保費規模超過7億元是水滴籌商業化的成績單。

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三者層層遞進,熟人之間的公益籌款產生了大量的流量,通過網絡互助將流量進行有效留存,然後將這些流量通過互聯網保險、健康產品來獲得盈利。龐大的人口帶來的流量,給了水滴籌獲益空間,但也正是由於流量與商業化的巨大誘惑,使得水滴籌走向了掃樓、地推的擴張模式。

以公益爲起點奔向商業化,走得太急的水滴籌將天平漸漸的傾向了商業的一邊,而這也不是水滴籌一家的問題,目前的衆多衆籌企業都在野蠻生長,行業也是亂象叢生,曾風光無限的衆籌平臺面臨着公益和商業化的雙重困境。

水滴籌們難走出的困境

掃樓事件將衆籌平臺的問題呈現在了社會面前,社會善意被消費的這個話題成爲了水滴籌等衆籌平臺的痛點所在。衆籌平臺面對的不僅僅是一次公關危機事件,而是行業積攢到現在的商業化困難和信任危機。

掃樓風波帶給衆籌平臺的影響在短期內的難以扭轉,這對於這類企業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衆籌平臺是完全依賴於用戶的平臺,一切的起點都是病人的需要和大衆的捐款,而這兩點都離不開信任二字。沒有信任的共識,也就不會有衆多用戶的參與,更遑論衆籌平臺的蓬勃發展。但今天衆多難解的弊病和多次風波都在消耗着社會的善意與耐心。

審覈困難是衆籌平臺面臨的最大問題,拋開地推團隊,衆籌平臺面對的是數以百萬計的求助對象和無法保證的資金流向,這個問題無法解決,也就意味着今天的信任危機事件仍無法杜絕。

信任危機是衆籌平臺面對的一個難題,而盈利問題是整個行業在商業化道路上的又一個坎。衆籌平臺以公益起步,最終也在將流量引到保險業務上進行變現,但這樣的變現模式在水滴籌完全免費甚至還要提供微信提現費用的基礎上,入不敷出就成了現實情況,而平臺也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目前整個衆籌行業都處在虧損之中,平臺離盈利遙遙無期,同時衆籌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平臺方也必將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也影響着衆籌平臺的商業化發展。

難以盈利就意味着企業的發展受限,沒有足夠的資金作爲支撐,衆籌平臺的每一步都會走的無比艱難。

公益與商業化是衆籌平臺面前的一臺天平,如何平衡兩者關係是平臺能否平穩走下去的關鍵所在,但今天的衆籌平臺面對的不僅是兩者的平衡問題,還有商業和公益自身的發展問題,衆多挑戰夾擊之下,水滴籌們走入了一段不見盡頭的暗夜。

從羅一笑到掃樓,水滴籌的是與非

水滴籌,今天的掃樓風波仍在發酵,各類社交平臺上批評聲依然在不斷放大。人民日報的評論:“別讓好人寒心”。

商業化公司尋求利益是無可厚非之事,但對於水滴籌這樣兼有公益性質的公司來說,在享受社會愛心帶來利益的同時,要將社會效益放置在首要位置上,尋求雙贏。

掃樓風波之後,水滴籌回應稱,自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爲,組織重新回爐學習,再次加強平臺紀律培訓和提升服務規範,培訓通過後方可重新提供服務。績效考覈方式也將由服務患者爲主改爲最終過審通過率爲依據。

問題依然擺在我們的面前,流於形式的審覈,讓人費解的掃樓都是水滴籌監管漏洞所結出的惡果。但三年時間,以水滴籌爲首的衆籌平臺,也在大病救助上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整個衆籌也依然是服務於民衆的體系。

從羅一笑到掃樓,問題應當被正視,但改進仍然需要時間。行業亂象之中,規範審覈流程,平衡好商業化與公益的天平是衆籌平臺的當務之急,而加強對行業的監管,制定相關行業規範亦是關鍵。

水滴不水,善意不被消費,衆籌平臺和需要救助的患者纔會一同贏得生機。

文/劉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