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江大河》在朋友圈裏瘋狂刷屏。雖然才播了11集,但是在豆瓣電影上已經取得了8.9的高分。這部以碾壓性優勢上映的電視劇,就是今年在南京大六合取景的。

劇的第6集,出現了一位“莫老師”,說着一口親切的南京話,並且演出了記憶中老師的形象。搜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演員郭廣平演的,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副團長。

除此之外,在當前的劇情中,還有很多南京元素。劇中的很多場景,都是在六合拍攝的。劇中晉陵縣縣城就取景於六合冶山畜牧站、招待所、農村信用合作社、新華書店……

微博“老王娛樂影視工作室”

這些你都認出來了嗎?

今年年初,劇組在六合區冶山街道天冶線(冶山鐵礦博物館附近)拍攝,取景街的建築都是70年代的老建築,因保存完好,符合劇組取景要求,反映的是70年代安徽晉陵縣城的外景,場景主要有照相館、獸醫站、擺攤賣菜、修鞋等,還有更多的趕集羣衆。

《大江大河》選取的三個普通人,分別是宋運輝、雷東寶、楊巡。

宋運輝天資聰穎,卻因出身不好受盡歧視。他借高考改變了命運,上大學、包分配、下基層,最終成功改變了人生軌跡。

退伍軍人雷東寶具有與生俱來的雷厲風行氣質,在鄉村改革浪潮中,他帶領小雷家村全村人緊跟政策,承包到戶,辦磚廠、電線廠,走在時代前沿。

個體戶楊巡憑藉開放政策和個人努力,從賣饅頭開始發展事業,一路摸爬滾打,最終擁有了自己的產業。

三個不同的典型人物,三種不同的經濟形態,以小見大,用點帶面,全方位、立體式地描繪了時代畫卷,展現了社會風貌。

這部片評分這麼高,社交媒體上給它一個評價是“真實”。

場景真實

桌子充滿磨損,不僅掉漆還佈滿了污漬印記;家中牆面斑駁,水泥的灰色露出;鎮上辦公室的大門顏色脫落……劇中一大串細節讓觀衆瞬間穿越到上世紀80年代。

由於很多場景年代久遠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只能重新搭建,導演孔笙和劇組人員先後轉戰涇縣、馬鞍山、北京、南京、上海等近十地取景。

觀衆甚至可以見證“小雷村”一點一滴的變化,孔笙說:“我們寫了一個很窮的小山村,是要一步步變化的,房子也是。三年又三年,土坯房變磚房,不停在變,美術就要不停地建。”

雖然工作量巨大,但是這樣的嚴格要求卻着實給觀衆帶來驚喜,真實的年代感,“我們那時候就是這樣”。

服裝細節真實

還有演員的服裝和打扮,迴歸到80年代的“土味風格”是基本操作。

《大江大河》時間設定爲1978年,當時農村的流行服飾:紅背心、藍褲子、白襯衫,王凱飾演的宋運輝,一出場便將這些帶有時代印記的服裝展現在觀衆面前,再加上衣服領口適當的磨損效果,將那個年代的艱辛展露無遺,適當的煙火氣,讓故事的時代背景立住了。

劇本真實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大江大河》劇本。

宋家兩姐弟都過了高考分數線,宋運輝還是全縣第一名,但因“反革命家庭”的出身定位,姐弟倆受到了鎮“革委會”的刁難。

爲了上大學,宋運輝站在太陽下背誦了兩百多遍《人民日報》上的一段社論,終於爲姐弟兩爭取到了一個上大學的名額。

宋運輝父親因爲早前被批鬥,臊眉耷眼的表情,畏縮頹唐的人物狀態等等,演員出色地將那個時代百姓生活狀態的一點一滴,還原出來。

這部分的戲讓不少觀衆哭慘了。

網友“于山南水北”在豆瓣上發表影評:“我媽和我哭慘了,我媽和我舅因爲外公是地主,當年也上不了大學,我媽這麼多年都不能釋懷,謝謝王凱和童瑤,演的這麼好,那個年代多少人的無奈和絕望,你們演活了。”

網友“現在下雨”說:“兩姐弟爲能了上大學努力奔走。宋運輝在一遍一遍的背報紙內容。展現那個時代的人的方方面面。艱難面對卻不順應潮流,有淚有笑,令人動容。”

網友“葉然”說:“剛剛看了五六集。看到他爹看着宋運輝滿懷希望寫好的摘帽申請 從女兒手裏要了來,嘴上說着,‘我看、我看’,實際卻半躲閃着女兒和老婆的注意 沒有打開看一個字就把紙扔進了爐子。那種對重蹈覆轍的恐懼和對現實的不抱希望凝固在空氣裏。演員細小的幾個動作震撼到了我,這大約是我們這一代人無法體會的心酸和無力感。”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特有的標記,無論是漢朝、唐朝,或是之前盛行的清宮劇,其實它們都是在潛移默化中,爲觀衆展現一個時期,那時候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年代劇也是如此,我們透過影視作品看到當年的大家是如何生活的,當年的年輕人是如何交流的。《大江大河》向大衆證明,年代劇並不是沒有市場,或許只是劇本身的打開方式不太對。

素材來源:解放日報、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澎湃新聞、影視圈、豆瓣電影 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