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又回到了《奇葩说》赛场。

上周放出预告后,这个传奇的男人就给了我们太多期待。可老实讲,我还是失望了。

首先薛教授队没有获得一名永久的外援,只是临时支援这么一场,而这一场,他还没有发挥出最高的水平。

薛教授该赢了,这是他们的背水一战,必死的决心+观众的同情,无论哪个队遇到他们,都要打个肝儿颤。

从黄执中的排兵布阵上,看得出,面对陈铭,面对输无可输的鹅队,他们已经做好了输的准备。

这一场,黄执中和颜如晶都没有下场,连杠精席瑞都稳坐第二排。一辩KC和二辩大王水得旗鼓相当。这就是一个预备好了要输的阵容。估计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差点被储教授以一己之力翻了天。

《奇葩说》陈铭赢了储殷,但他赢了辩论,失了人心

果然,陈铭帮薛教授拿下了这场,但赢得并不光彩。

薛教授队的一辩和二辩,程璐和冉高鸣算是薛教授队硕果仅存的精锐了。打得很好。程璐那句“我太精彩了”笑死人了,冉高鸣的“喷火实录”也打到了点上。

《奇葩说》陈铭赢了储殷,但他赢了辩论,失了人心

可以说正方的一辩和二辩优势明显,他们将反方的一辩二辩死死摁在地上摩擦。

《奇葩说》陈铭赢了储殷,但他赢了辩论,失了人心

这样一来,陈铭接手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多少跑票空间了。但是我对陈铭的失望,在于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辩手,而不再是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的男人。

本场陈铭最亮眼的地方,还是拆解大王论点那段:过得惨不值得感恩,到底怎么才算好,不要看过去,要看未来选择,选择不会骗人。

接下来陈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经典的诡辩技术。他先是引用了数据把自己摆到权威的位子上,用大学生平均工资4600元去减中国房价最贵的地方——北京的租房均价。这种偷换概念的方法在辩论里或许能蒙住一听而过的观众,可实际上他是糊弄人的。

《奇葩说》陈铭赢了储殷,但他赢了辩论,失了人心

为啥陈铭没怎么跑票呢,因为这个数据是人均工资跟租房费用,观众太熟了,如果换一组数据也许他们就信了。但自己的工资和房租,怎么可能随随便便被代表?

北京租房就算人均3300元,刚毕业拮据,可以合租啊,两人住一间房不是不到2000了吗?

陈铭作为三辩,在前两位队友跑票理想的情况下,他没有输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主动去打对面三辩储殷可能输出的点。

他为啥要提什么逻辑自洽,一以贯之?是为了不让教授说年轻人不啃老是一种孝顺。玩过游戏的都知道,陈铭这是在ban对方可选的英雄。

这种做法作为辩手无可厚非,陈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赢。但确实是太难看了。

《奇葩说》陈铭赢了储殷,但他赢了辩论,失了人心

包括陈铭最后被盛赞的那个扭转结果的结辩,他说了什么跟辩题有关的闪光的论点了吗?没有,他抓住储殷辩论技巧上的问题不放,说储殷讲得都对,但对不起反方那把椅子,没把屁股放正。

这就像大学生上课,教授没有指出你学术上的问题,而是抓着你上课坐姿不端这个问题不放,骂你不守课堂纪律一样无聊。他说得没错,但你会在心里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你不会因此对这个教授产生一丝一毫的尊敬。

陈铭,请问你一句:蓝色椅子的责任真的能高过社会责任吗?

陈铭成了一个纯粹的辩手,一个为了赢可以用尽一切技巧的男人。这一场,虽胜尤败。

说完陈铭再来看储殷。老实讲,这一季《奇葩说》收获了一堆姿态各异的新奇葩,储教授绝对是最“反奇葩”的奇葩。

从跟马东的那场关于“大多数人”的辩论,到打败詹青云,储殷有一种魔力,他能把散发着精英气息的《奇葩说》现场,瞬间拉低到市井的层次。所以我说他是一个反奇葩的存在。

这一场正方三个人几乎打的都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娃,遇到有能力帮一把的父母。简而言之就是中产阶级的下一代。

这是精准的定位,《奇葩说》的观众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人群,包括现场观众。

现场冉高鸣和大王的卖惨,之所以让人感觉没那么惨,因为他们那种惨,是小孩不听话离家出走吃了点苦的那种惨,而不是山穷水尽,全家都没钱,看不到半点希望的那种惨。

而储殷讲的就是这种情况。他就是那个总爱在歌舞升平的场合,跳出来说:“外面有人要饿死了、冻死了,你们还在何不食肉糜”。的那个不讨喜的人。

我们不知道有那么一群家里穷,孩子穷,父母更穷的人存在吗?我们知道,只是我们下意识地视而不见。储殷偏偏要大声说出来,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一定会看《奇葩说》但他们不等于不存在。

储殷作为一个老辩手,难道不知道讲辩题错了,不选择立场是辩论场上的大忌吗?他不知道对面是辩论技巧满分的陈铭,一点点逻辑疏漏都会被抓住穷追猛打吗?

储殷不可能不知道,而他依然要说辩题错了,说明他是真的想借《奇葩说》表达一些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储殷说:

今天中国的家庭关系充满了沉重,充满了扭曲,充满了悲壮。

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要么选择自己扛着生活拮据,要么让生活也不宽裕的父母来承担,辩题只给了两条路,一条绝望,一条悲痛。

不对!还有第三条路:年轻人需要的是社会资源,社会应该给予刚毕业的孩子更多的帮助,给他们提供廉价但有尊严的住宿条件,廉租房、青年公寓,给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支持。

《奇葩说》陈铭赢了储殷,但他赢了辩论,失了人心

对于啃老这个话题,我想储殷肯定做了很多思考。

当今社会,一半甚至以上的年轻人都啃过老。这是社会造成的。

这道辩题打的是大学刚毕业,生活拮据的年轻人,要不要啃老。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估计这题更加精彩,可说的点更多。

对于广大中产阶级,或者家里稍微有点积蓄的父母,有钱,凑6个钱包给孩子买房,这才是最大的啃老。而这个老,大多数人非啃不可。

孩子大了要结婚,结婚就得要住房。房价那么贵,父母不支援,行吗?

我之前认识一个网友,人大毕业的。2003年父亲工伤,一只眼睛瞎了,厂里赔了一笔钱,加上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寻思着给他在北京买个一室一厅。那时候北京离市中心远一点的房子才3、4千。咬咬牙,勒紧裤腰带就够个首付了。

他坚决不干,说那是父母的血汗钱。他觉得凭他的学历一定可以在北京立足。结果没几年北京房价就飙到2万了,他也因为工作不如意,毕业后第三年就回老家考了个公务员,从此跟北京彻底无缘。他一直在后悔年轻时那点硬气,改变了他的一生。

有些人因为没有及时啃老而眼看着房价飙升,你问他们后悔吗?他们心里后悔但嘴上不会说。

能靠自己打拼赚下房子的人有,但不会很多。大多数人结婚买房都得啃老,或多或少。

还有一种不啃老的就像储教授讲的,父母实在是没钱,想给孩子啃,敲断了骨头,发现里面也没有多少骨髓。这种父母就像储殷举的例子里那个父亲一样,自责,伤心。中国人骨子里是愿意为了子女奉献一切的。

看着孩子受苦,心不痛吗?痛!

年轻人要不要啃老,不是父母说了算,也不是孩子说了算,是这个社会环境造成的。

房价太高:租房,贵!买房,更贵!靠父母,父母只能掏空口袋给孩子买房。靠孩子自己,就只能拮据地过日子。只有靠社会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当一个社会,大部分年轻人靠自己双手打拼,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租到不那么贵的房子,甚至凭自己的收入买下房子,年轻人才能理直气壮地不啃老。

我想这才是储殷哪怕输掉辩论也想表达的东西。

陈铭赢了辩论,但储殷,赢了人心。

我们需要听到来自底层的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