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个《咏怀》诗的思想感情,大多是对于人生的忧虑及对时世的讽刺,而这一切乃是通过各类的生活内容多方面地表达出来,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现象,使读者感到难于捉摸,正如钟嵘《诗品》所说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所以尽管他自己行为上那样放荡,当他的儿子阮浑也要仿效他时,他说:“仲容(阮籍的侄儿阮咸字仲容)已豫吾此流,汝不得复尔。

大家好,我们的十日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阮籍(210—263),字嗣宗,为阮瑀之子。他早年曾为大官僚蒋济、曹爽所辟举,但都不久即称病辞去。后来司马氏父子兄弟相继执政期间,他常在低微的僚佐职位。他为了爱好东平的风土,而去做了十天的东平相。又为羡慕步兵营厨中有美酒而一度做过步兵校尉,所以后世常依他做过的官职称他为阮步兵。
《晋书·阮籍传》说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他曾登上广武山观看楚汉战场,而叹息着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他的《咏怀诗》第三十九首写道:
从这些可以看出,阮籍原是怀有事业宏愿的,但因看到当时政治形势的危险,便把自己的抱负隐藏起来,而以酣饮来应付一切。司马昭向他求亲,钟会阴谋从他的谈论中找寻陷害他的借口,都被他以沉醉挡回去。他从不在口头上批评人物的是非,使司马昭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谨慎。
他虽然在口头上极力隐讳,不给仇视者以可乘之隙,但却在行为上以看来似乎消极的颓堕方式,给统治者所提倡的虚伪礼教以有力的冲击。他在母亲死时仍旧饮酒食肉,嫂嫂要归宁了他赶去送别,这些行为都是与封建礼教绝不相容的。有人讥诮他不合礼,他说:“礼岂为我辈设!”他常以白眼对待一班礼俗之士,以致为礼法之辈的何曾所仇视,主张把他“流之海外,以正风教”。
由此可见他的这种行为在统治集团中所得到的反应效果。究竟阮籍果真要推翻儒家所主张的封建秩序吗?从他在其《乐论》中所说“先王之为乐也,将以定万物之情,一天下之意也。故使其声平,其容和,下不思上之声,君不欲臣之色,上下不争,而忠义成”,可知他所反对的,乃是当时统治者作为幌子的虚伪礼教,而不是真正儒家所主张的教化原则。所以尽管他自己行为上那样放荡,当他的儿子阮浑也要仿效他时,他说:“仲容(阮籍的侄儿阮咸字仲容)已豫吾此流,汝不得复尔!”后来戴逵的《放达论》说:“竹林之为放,有疾而为颦者也。”确是理解阮籍等人放纵的意义的。
但是,阮籍对于当时世俗的愤嫉情绪,终未含默不言,他在《大人先生传》中,假托老庄之意,对封建制度的虚伪和罪恶,作了彻底的揭露和尽情的鞭挞:
在这段文章里,他对于原始社会那种淳朴风格之向往,现在看来是历史所不许可的开倒车的空想。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既不满于现实,而又找不着合理的前进道路,于是思想很自然地回到传说中的上古之世。这虽然是一种空想,但却表现了作者向往淳朴社会的愿望。在这里作者所揭露的,封建统治者以彻底的虚伪性制造一套封建礼制的目的及产生的后果,是非常深刻尽致的。
他们为了自私目的而制造出的一套礼法,就是祸害天下的乱源。这虽是庄子的旧谈,作者却于此作了透辟的阐发和入微的心理刻画,从而表示他对于礼法的深恶痛绝,也为我们揭示了封建礼法的阶级本质。从阮籍在这里表现出的思想精神,即可证明他的放纵行为的意义。他之崇尚老庄,正发挥了老庄思想精神的积极的一面,即对于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反抗,不同于后来许多庸俗辈之以老庄为腐化生活的粉饰,而是“有疾而为颦”的。
阮籍的诗作,五言诗八十二首总题为《咏怀》,另外尚有四言的《咏怀诗》三首及《大人先生传》中的《采薪者歌》(杂言)、《大人先生歌》(楚辞体)各一首。我们所应注意的是《咏怀》八十二首。这八十二首诗是阮籍整个人生思想感情的总汇。它们并非一时的作品,而是作者随感的辑录。
整个《咏怀》诗的思想感情,大多是对于人生的忧虑及对时世的讽刺,而这一切乃是通过各类的生活内容多方面地表达出来,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现象,使读者感到难于捉摸,正如钟嵘《诗品》所说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但如结合当时的政局和他的处境仔细探索,是可以意识到他所寓托的思想感情的。而他寓托在许多诗篇中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又往往是互相联系着的。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