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拎馬桶到廚衛獨用 上海中心城區里弄修繕完成全年目標

圖片說明:福佑地塊(北塊)首輪意願徵詢投票結果(資料圖)

東方網記者張海盈11月15日報道:11月15日下午,市政協圍繞“堅持‘留改拆’並舉,深化城市有機更新,進一步改善市民羣衆居住條件情況”專題開展年末委員視察。在今天的視察活動中,政協委員們先來到黃浦老城廂地區,實地察看復興東路404弄老舊住房更新改造項目進展情況,瞭解福佑地塊南塊徵收情況。隨後,政協委員與市住建委、規土局、財政局、黃浦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座談交流。

歷史風貌保護:投入151.6億元福佑地塊將“徵而不拆”

今年9月底,福佑地塊(中塊、南塊)舊區改造首輪意願徵詢結束,同意率達96.62%,計劃明年上旬核發徵收決定;11月6日,福佑地塊(北塊)舊城區改建房屋徵收補償協議正式生效,截至當天,累計簽約2567戶,簽約率爲98.84%。

據黃浦區介紹,福佑地塊將採取市區聯合土地儲備方式實施“徵而不拆”,完整保留質量較好、價值較高的歷史建築組團,適當拆除部分質量較差的房屋,延續高密度的傳統空間肌理,保留歷史建築再加上重塑原有風貌建築的總量佔規劃總建築面積的70%-80%。

在今天會議現場,財政局介紹了《上海市歷史風貌保護及城市更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相關情況,新近擬定的《管理辦法》明確市與區分別設立城市更新及風貌保護專項資金,其中市級保護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經認定的歷史風貌保護地塊、重點舊改地塊改造、舊住房和保護建築修繕改造補助等相關支出。

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區兩級將按照1:1比例,投入151.6億元,對黃浦區首個全面實施歷史風貌保護的福佑地塊實施改造。

改善居住條件:新增獨立廚衛空間,從此告別馬桶

在復興東路404弄,記者留意到,一棟嶄新的三層坡屋面住宅進入施工的最後階段,建築內一層樓有5-7戶不等,通過施工,每戶都擁有了獨立的廚衛空間。據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一小區原來私自搭建情況嚴重,屋內無衛生設備,多戶共用竈間,房齡老、結構差且超負荷使用。改造將原房屋搭建部分全部拆除,恢復原有三層坡屋面住宅原貌,並將原合用廚房、無衛生設施狀況改建爲緊湊型廚衛獨用,改善居住功能並儘可能獨用成套,使該項目範圍內居民告別倒馬桶的歷史。

在另一棟仍在施工的建築底層,施工方還爲居民們新建了半地下室非機動車停車庫,解決非機動車亂停放問題。據介紹,目前復興東路404弄改造住房已結構封頂,正在進行外部粉刷和內部裝修,“整項工程力爭年底前竣工”。

此外,8號街坊(承興裏)一期試點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火腿弄等改造項目也已經啓動,將結合“留房留人”的總體思路,繼續多渠道擴大探索留改試點工作。

記者今天還獲悉,截至9月底,上海中心城區完成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約25.5萬平方米,全市裏弄房屋修繕改造開工152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9萬戶,其中109萬平方米已竣工,已超過全年目標任務。

委員建言:老城廂保護形態與基因要共同傳承

今年7月中旬,市政協就“老城廂歷史風貌保護與舊區改造對策研究”啓動專題調研。作爲課題組一員,市政協委員、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系教授盧永毅,參與了4個多月的各項調查與訪談,在她看來,“老城廂是上海城市之根、海派文化的源頭,所以其整體價值和歷史文化的挖掘非常非常重要。”盧永毅認爲,老城廂的城市更新需要轉換模式,“從大規模到小地塊”,細緻地做好每一個局部的保護工作。

“說到留改拆,現在我們考慮得比較多的是需要保留的東西怎麼保護,但我認爲也要同步考慮,拆掉的區域後續怎麼規劃,共同傳承老城廂的風貌。這是我們接下來要深入思考的。”作爲盧永毅委員的同事,蔡永潔委員補充道。

“假古董沒有生命力”,市政協委員,華東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樺表示,老城廂保護最難的是居住生態、商業生態的保留是最難的,“硬件留下來容易,但多樣化的設定每一棟建築的保護方案更爲重要。”

楊德鈞委員也認爲,改造是一種長期行爲,需要規劃先行,“對於老城廂的風貌保護,有些要保留形態,有些要保留基因,基因和形態共同傳承,纔是老城廂留存百年的重要抓手。”

記者獲悉,在11月19日-22日舉行的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將對《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和歷史風貌保護條例(草案)》進行審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