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濤這些安慰之語,都是在婚姻之初,王珂落難之際做的。如若兩人沒有足夠深厚的感情,劉濤未能挖掘王珂身上的閃光點,無法再各取所需,這段感情就容易無疾而終。

我是紫依,喜歡我的文字,請點關注
前幾天,有網友發現王珂清空了微博。
而劉濤當天的微博一如往常,瑜伽打卡圖片,讓人摸不着頭腦。
於是,一時間劉濤和王珂婚變的消息甚囂塵上。
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傳出離婚的八卦了。彷彿全世界都不看好這段婚姻,可當事人卻一直不停地闢謠。
最後發現,確實又是一個烏龍。王珂只是把微博設置成“半年可見模式“,而且又因爲太長時間沒發微博,所以,微博主頁這才顯示爲空白。
被離婚的消息估計也傳到了王珂的耳朵裏,他趕緊取消了半年可見的權限,將之前的微博內容顯示出來。算是一種無聲的回應吧。
爲什麼他們的婚姻一直被詬病?這要從頭說起。
劉濤其人
劉濤,1978年7月12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從小父母離異,家中姐妹衆多,生活過的很清貧。很小的時候,家務就都劉濤來做;雖然才上初中,已經可以拿糧本買米;剛學會騎自行車的時候,她就可以載煤氣罐給家裏換煤氣。
15歲時,劉濤進入南京軍區集團軍文工團,併成爲一名出色的文藝兵。期間,劉濤重複着早上5點半起牀,6點集合,除了軍事訓練就是學習舞臺表演,每天長跑3公里,過着挑水、種菜、養豬等簡單又艱苦的生活。
2000年出演第一部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進入娛樂圈;2003年出演古裝瓊瑤劇《還珠格格3之天上人間》和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裏的阿朱,並簽約成爲瓊瑤女郎;後來在《末代王妃》、《原來就是你》成爲內地數一數二的當紅女演員。
而令她聲名大躁的莫過於《羋月傳》、《琅琊榜》和《歡樂頌》,從此戲路越來越寬,走得越來越穩。
一段無疾而終的婚姻:傾盡所有
在與王珂結婚之前,據傳劉濤與臺灣知名建築設計師李瑋珉有過一段婚姻。
兩人相識頗爲浪漫,2002年夏天在去臺灣的飛機上,兩人臨座,見李瑋珉手持《天龍八部》小說,而劉濤正拍完這部戲,於是一路暢聊。2004年劉濤在上海買房,朋友介紹了一個建築設計師,就是李瑋珉。而後他展開熱烈的追求。
可誰知在交往期間,他曾因投資失敗負債,劉濤便毫不猶豫把自己全部積蓄交給他。在劉濤和身邊朋友的鼓勵下,李瑋珉才走出困境。並於2005年6月求婚,有傳言當時兩人已經領證。
可這段婚姻持續時間並不長,許是被王珂的突然出現改變了節奏。
無論外界傳言如何,第一段婚姻的最初,劉濤仍是不離不棄的那位。在對方出現資金問題時,她第一時間選擇信任並傾盡所有地支持。可見她並非如外界傳言那般見錢眼開。
相識20天閃婚息影,婚後一年多重新復出
閃婚豪賭王珂其人,是和汪小菲、汪雨和王爍並稱的“京城四少”。兩人的相遇相知也頗具戲劇性。2007年8月,她們在北京王府井半島飯店的電梯間相遇。當時王珂戲稱自己並不認識她的名字。而劉濤也不知道他是誰。
可誰知,王珂第二天一進辦公室,就發現雜誌封面剛好是昨天電梯間認識的這位姑娘。於是他開始滿世界找人問,你們誰認識劉濤啊?
之後一個月,王珂從報紙上打聽到劉濤下落,特地去參加那場時尚派對,兩人才正式認識。相識20天,兩人即決定領證。
2008年1月,王珂更是斥資400萬舉行盛大婚禮。婚宴上,價值3億的私人飛機和20多輛百萬豪車組成一支奢華的迎親隊,300多位賓客,在王府半島酒店狂歡了4天。婚禮的規格,在當時引發了轟動。
而後,劉濤帶限量版名包,乘私人飛機出行的照片頻頻出現在公衆視野。
劉濤不可思議的閃婚以及她突然間豪奢的生活畫面,幾度讓普羅大衆認定,劉濤就是衝着王珂的錢去的。
這就是世俗的見解,但並不能說她有錯。
換任何一個普通人,相信也會做同樣選擇。
試想,有一位與你年紀相仿,長相不錯,談吐不俗的有錢人出現在你面前。他既不油膩,又不年長,卻非常真誠而瘋狂地追求你,你是會心動呢?還是要假仁假義地拒絕,以此來顯示你的高風亮節?
這恐怕是無數少女夢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吧,或者說,偶像劇纔敢這麼演。
所以,劉濤選擇對這場婚姻來場豪賭,是人之常情。
只是,賭的結果,有好有壞。
險象環生、峯迴路轉的婚後生活婚禮當天,劉濤宣佈暫時退出娛樂圈。
可好景不長,就在她在美國安心待產的時候,王珂的生意出現了滑鐵盧般的轉折。年紀輕輕,正值意氣風發,他卻沒能扛得過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人生跌落谷底。
那段時間,王珂面臨260多起經濟訴訟,信用卡逾期、日常違約欠費等大大小小几百萬的賬單滿天飛。當時坊間傳聞他們家出事了,可劉濤方不予正面回應。
直到2013年2月26日,劉濤更新長微博,一篇名爲《底線》詳述了老公王珂破產後至今的生活,並用“險象環生,超我所想”來總結。
她從正面證實了王珂破產的事實,表示他當年是因好友反目、親信背叛而犯上重度焦慮症。之後他服用安眠藥鎮痛上癮,一日之內服用20多顆。在劉濤生產當天,王珂突然倒地、人事不醒且尿失禁,差點天人永隔。
化身“國民媳婦”,開啓女強男弱模式王珂出現經濟危機,開始對外始終三緘其口。劉濤高調復出後,以“拼命三娘”著稱。
她一年接26部戲,365天基本都在拍,真正在家時間僅15天。
劉濤僅靠3年時間,就爲王珂還清了債務。並讓她進入事業巔峯,收穫了“國民賢妻”的稱號。
然而,關於他們婚變傳言卻一波勝似一波。
我們知道,他們是閃婚,並沒有很深的感情基礎,婚後第一年相當於剛開始培養感情。
一段感情的剛剛開始,算是甜蜜期吧。這個階段尤爲重要,將爲兩人今後的感情走向、家庭地位和相處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一點不難理解,兩個人之所以在一起,都有一方表現得更爲主動,也總會有一方付出得更多。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各取所需,感情才能綿遠流長。
所以,最開始階段就是立規矩、講原則、權衡付出和設定邊界的最佳時期。直至最後達到平衡狀態,求得雙方的舒適。
這段婚姻一開始,是明顯的男強女弱:富二代喜提美嬌妻,女明星幸嫁豪門。
可是後來卻變了味道。
劉濤對婚姻的堅持換來家庭十餘年的平穩。她的復出力挽狂瀾,並一舉改變家庭內部格局,強勢逆轉。
王珂從一個豪富二代,一個在商場上叱詫風雲、揮斥方遒的少爺,變爲劉濤背後的男人。
而劉濤從一個草根出身的平民,一個甜蜜息影、安心生子的豪門貴婦,變爲“國民媳婦”劉濤。
王珂近幾年據說生意依舊不溫不火,又經歷了幾次投資失敗,始終沒有大的起色。他的微博上全是劉濤的通告和宣傳,寫滿了“盼妻歸”、“思妻念妻”的撒糖日常。
他頗爲無奈而感恩的宣言:得此一妻幸也,任誰都覺得自己很幸福。
這段話的表述其實透露出許多意思。它並非“有你纔有我,這一生感恩有你”這種發自肺腑的表白。
而更應該理解爲:本來我就要完蛋了,可是愛妻劉濤堅持不放棄。她救了我,救了這個家,從此我要開始依靠她生活了。她已經做到如此仁至義盡,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不管是誰,都會覺得我必須要感激涕零吧。
這裏包含了太多的情緒:有感恩、有無奈、也有一種被社會道德綁架式的譴責。世人均可以站在制高點上要求他必須珍惜,必須知恩圖報,必須忠誠。
守住一個家真的不容易,縱然再努力,依然有傷害。這一刻更像一個戰士。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別忘了你的身邊我永遠都在。
這是劉濤當年的誓言,她深知要繼續守住這個家相當不易。因爲女強男弱的夫妻關係本身就比一般的婚姻要難守。
相愛容易相守難,女強男弱埋雷無數
一雷:男方自尊心太強不願意繼續堅守這樣的婚姻,女方必須有足夠的堅持。
劉濤的好友秦海璐表示,他們兩人能夠相依相守是因爲堅持。
“看對眼很容易,但要一路走下來,都是因爲足夠堅持。”
自古一段感情的最初,總是男人先主動。待女人慢慢投入感情結婚之後,經營婚姻的重擔往往就落在女人身上。
面對王珂當年的窘境,許多人是望而卻步的。至少劉濤在那時候轉身離開,應該也無人會譴責,畢竟是人之常情。
但卻不利於劉濤下一步的演藝之路。畢竟因富而閃婚,因返貧而閃離的人設,會讓她敗盡路人緣。
當年她復出後接戲能那麼順利,一方面是靠着恩師宋丹丹和好友秦海璐;
更爲重要的一方面是她的悲慘人設:新婚一年多,老公破產,孩子剛呱呱墜地,一切都等着她去拯救。她願意去拼搏、努力賺錢撐起這個家。
這種情況,任誰都會給幾分情,助她一臂之力。更何況她曾經是那麼優秀的一名演員。
所以,面對王珂當初的離婚協議書,劉濤並未接受,而是選擇做一名賢妻。
要做一名賢妻,底線是什麼?不是挺老公,哄婆婆,鬥小三,而是保住妻子這職稱。男人沒了,便做不成妻子,再賢也頂多是賢女,良母。
劉濤堅持要拉王珂走出困境。
她的救夫三步曲,值得我們效仿:一走,二友,三誇。
儘管有孕在身,她仍然堅持每天拽他起來。拉去麗江看雪山,三亞看海,壩上看草原,儘量不讓他閒下來鑽牛角尖。藏一張上上籤給他看,請他最好的朋友來陪他聊天。他愛看電影,她裝作看不懂讓他講,聽他吹牛,然後一通猛誇。
劉濤以友情和愛情的力量,將一個處於生死邊緣的人生生拉了回來。並用實際行動表示了自己的堅持。
二雷:實力懸殊,不甘做女人背後的男人維持平衡,女方必須外剛內柔。男權社會,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做女人背後的男人。
從當年他們夫妻合體上《親愛的客棧》,兩人日常互動的細節就能看出:十年夫妻之間,相互體貼和關懷。
可是遇到了問題分歧,每每都是劉濤先低頭。
王珂堅持的一些經營策略,儘管對客棧運營不全部有利,但劉濤都選擇支持,從未持反對意見;王珂對劉濤堅持的一些做法雖不贊同,但基本都會陪她一起完成。
只是他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人,骨子裏透着一股大男子主義。他直男的表達方式,幾度令場面難看,而且事後不會道歉。
和蔡少芬張晉的組合不同:張晉武打替身出身,本身就弱,婚後是靠着蔡少芬才風生水起。所以低姿態對張晉來說並不那麼難。
但王珂以前可是響噹噹的風雲人物,只是今時不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他心裏的落差大,內心的調試需要更久。
在《親愛的客棧》裏,劉濤近乎直白地反覆表示“我認你了,我這輩子就認你了”,“哪怕你出軌了還是什麼的,我依然不會離開你”。
這種言語和行爲,看似難以理解,其實就是一種洗腦。以直白的語言,反覆告訴王珂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心,讓他心安,潛意識裏安於接受現狀。
劉濤這些安慰之語,都是在婚姻之初,王珂落難之際做的。她當時反覆說:“我們永遠愛你不會放棄你”,這一模式也作爲婚姻的固定曲目保留下來。
●三雷:看不到男人的優點,容易無疾而終
女方足夠獨立強大時,容易讓男方活在她身上耀眼的光芒之下。
就像現在,我們描述兩人的關係時,不再是“京城四少”王珂豪擲千金娶得美人歸,而是“國民媳婦”劉濤和她背後的男人。
如若兩人沒有足夠深厚的感情,劉濤未能挖掘王珂身上的閃光點,無法再各取所需,這段感情就容易無疾而終。
我們心底總有一個疑問:劉濤當年閃婚究竟爲何?又是什麼支撐她在王珂破產後,選擇復出替夫還債?
從2012年《非常靜距離.劉濤》,她對王珂的評價就可以看出一二。
她直言,王珂就是一個“愛看電影,愛車,愛高爾夫,愛我的人”。他是劉濤的生活導師,會認真看劉她的每部戲。
每次在家他都會和她一起討論劇本,每討論到一個點,王珂都能從自己看過的電影中,找出具體情境下相對應的那個鏡頭。然後跟她說,你看人家的節奏和眼神,以及他對這段戲的理解是什麼樣的。
自己深耕的演員事業,老公全力支持並且喜愛。不僅如此,他會關注她的成長和表現,給出好的建議。
這一切都是一種無形的支持。
有多少夫妻根本做不到這一點,甚至有人連另一半做什麼工作內容都說不出來。
你的優秀他不知,你的成就感他無法體會,這樣的關係並不健康。
我想這就是劉濤義無反顧,選擇扛起家庭重任大旗的原因之一吧。
結語
提摩太·凱勒在《婚姻的意義》中說:
很多人向婚姻伴侶索取太多,他們不把婚姻視爲兩個有缺點的人在一起創造一個穩定、友愛、相互安慰的空間。
其實,一段婚姻之所以能夠維繫,往往都是雙方各取所需。演藝事業如日中天的劉濤和生意大不如前的王珂,他們依舊不離不棄,想必箇中原因只有他們知道。
我們所能看到的僅僅是名利層面:劉濤對自己一直是“傳統”和“賢妻”的定義,她的事業需要的就是“國民媳婦”人設。
而深層的原因,也許跟她的童年成長經歷有關:比如習慣性陀螺式地辛勤勞作,和以大姐的身份對家庭事務一肩扛。
他們婚變傳聞頻出,也是因爲婚姻中強弱關係的迅速逆轉,讓人對這段關係的牢固性心生懷疑。埋雷點終究存在,不知哪一天稍有不慎就輕易引爆。
也許十餘年過去了,他們各自得到成長。這段婚姻未來走向如何,我們靜觀其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