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社區有了“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小區裏再也沒有人反映誰家丟西了,誰家被人偷了,他們真是羣衆的安全衛士。我們羣衆也要像他們學習,積極參與到咱社區平安建設中。”這是日前記者在西安市蓮湖區採訪時,勞動一坊社區居民王海雲對社區“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真摯讚語。

西安市蓮湖區是全市最大的中心城區。近年來,該區緊緊圍繞打造“品質蓮湖、實力蓮湖、幸福蓮湖”奮鬥目標,結合陝西省新時代“十個沒有”平安建設,堅持“黨建+平安”,以社區黨組織爲核心,凝聚民心民力民智,發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走出一條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新時代市域治理新路子。2017年,社會治安滿意度達到93.1%,蓮湖區榮獲“2013—2016年度全省平安建設示範區”稱號,被省綜治委授予“平安杯”。10月19日,中央政法委辦公廳在第三十四期《政法動態》上,刊載了西安市蓮湖區堅持羣衆路線、着力打造新時代市域治理新模式經驗文章,並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羣防羣治 萬名羣賢創平安

針對轄區地處市中心,流動人口多、反恐防暴壓力大、社會面管控難度大等特點,蓮湖區着力加強羣防羣治隊伍建設,扎牢基層平安羣衆根基,不斷夯實基層平安建設基礎。螢火閃耀穩民心。蓮湖區組織德高望重、有知識、懂法律、有經驗、熱情高、敢擔責的離退休老黨員、老幹部、老職工成立社區“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鼓勵他們發揮餘熱,參與社區平安建設,像螢火蟲一樣聚在一起熠熠發光。目前,全區共有1.2萬名“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員活躍在131個社區,及時提醒業主或物業整改、排除隱患,被羣衆譽爲轄區“平安的守護者”。

同時,蓮湖區結合全市推進“平安地圖”建設,組織“螢火蟲”志願者開展以“巡百家門、了百家情、知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爲主題的“五百”活動,入戶走訪社區居民、住戶,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爲創建平安社(小)區奠定了基礎。常態巡邏保民安,引導“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在實踐中總結創新“三定四逐”巡邏工作機制,即:“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每天定崗定時定責,義務在社區內開展治安巡邏,街頭巷尾逐個轉、樓前樓後逐個看、商戶住(租)戶逐個查、流動人口逐個問。年初以來,全區“螢火蟲”志願者巡邏9000餘批次,排除治安隱患515起,好人好事30件。

3月11日,蓮湖區自強社區“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在夜間巡邏中發現轄區有居民在吵架,正當巡邏隊員準備上前詢問的時候,雙方發生了肢體衝突,巡邏隊隊長見狀立即制止。後經詢問得知,兩家本是鄰居,因共同投資失敗產生經濟糾紛一直沒有解決,積怨已久。當晚雙方發生激烈爭吵,進而發生衝突,其中一方已拿出菜刀準備行兇,幸虧巡邏隊員及時發現制止,沒有讓事態進一步惡化,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促進和諧 民事民管保平安

蓮湖區充分發揮“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安全穩定信息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特殊人羣協管員、平安建設宣傳員、文明新風倡導員的“五大員”作用,搭建黨羣“連心橋”,基層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能力明顯提升。化解矛盾除隱患,“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員充分發揮羣衆威望高、工作經驗多、責任心強、轄區情況熟等優勢,巡邏時走家串戶瞭解社情民意,第一時間發現苗頭、矛盾糾紛、熱難點問題,從源頭上做好化解、穩控工作。今年以來,“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員們累計化解鄰里糾紛821起,提供治污減霾違規線索56條,清除野廣告2000餘張。

建立宣傳主陣地,平安創建濃氛圍。蓮湖區引導“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通過面對面與轄區羣衆交流、張貼宣傳海報等形式,在轄區進行普法、安全、精神文明創建等宣傳,年平均張貼平安宣傳語1000餘條(幅)。文體活動促和諧,組織有藝體特長、愛好創作的“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員組建書畫社、合唱團、乒乓球隊等,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吸引居民積極參與,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佔領羣衆的思想陣地。今年以來,累計舉辦文體活動220場次。

今年6月的一天,“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在巡邏中發現一起因房屋所有權問題發生的民事糾紛,立刻將情況上報給轄區橋梓口社區。社區書記賀西紅經過了解,發現這是一起因公有住房所有權不明確引發的三方糾紛,已持續八年之久。對此,賀西紅與社區律師一同約見了涉事三方,耐心地調解,經過不斷努力,最終達成一致。涉事一方激動的表示,本來自己也沒抱多大希望,就是剛好看見巡邏隊在巡邏抱着試一試的想法將自己的問題反映給巡邏隊,沒想到八年沒有結果的事情,經過社區和巡邏隊的努力,終於有了比較滿意的結局,他們十分感謝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蓮湖區,像這樣爲羣衆化解矛盾糾紛的感人事例枚不勝舉。

黨建引領 義務巡邏護平安

蓮湖區牢固樹立“黨建+平安”理念,將離退休黨員服務管理與平安創建有效融合,示範帶動羣衆參與平安建設,全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治理格局得到較好鞏固。

強化黨建添動力,蓮湖區在社區黨支部成立“退休愛黨俱樂部”,用豐富多彩的黨日活動凝聚黨員羣體。設立“黨員示範崗”,鼓勵動員老黨員加入“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將黨員先進性體現在社區生活中,發揮“小螢光助力大平安 、小余熱彰顯大和諧”引領效應。全區共成立“退休愛黨俱樂部”131個,設立“黨員示範崗”65個,“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老黨員達到1316名。

人文關懷激活力,蓮湖區先後投入500餘萬元,爲“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等羣防羣治力量配發紅袖章、紅馬甲、手電筒等巡邏裝備,併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定期邀請民警授課培訓。示範帶動增引力,邀請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事蹟,營造了“學習‘螢火蟲’、支持‘螢火蟲’、加入‘螢火蟲’”的良好氛圍。在“螢火蟲”志願者巡邏隊的輻射帶動下,全區相繼成立了“小蜜蜂”衛生清掃志願者巡邏隊、“向日葵”親情陪伴志願者巡邏隊、“指南針”文明引導志願者巡邏隊、“小號手”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志願者巡邏隊,通過志願活動爲居民提供看得見的服務,全區平等友愛、尊老愛幼、鄰里和諧的社會新風尚氛圍濃厚。

蓮湖區勞動一坊社區“向日葵”親情陪伴志願者巡邏隊,在日常巡邏中得知,63歲的侯明亮是一名退休工人,自小和妹妹侯秀娥一起寄養給現在的父母。父母均年事已高,平時他和妹妹每人負責半個月爲兩位老人做午飯,最近因爲家庭矛盾父親不讓他進家門,提出斷絕父子關係,這可把侯明亮急壞了。社區主任周建玲在瞭解原委後,組織“向日葵”親情陪伴志願者,對侯明亮一家人進行耐心調解,用親情感化他們,讓他們化解了心中的積怨。在之後的回訪中,侯明亮表示他現在可以繼續爲父親做午飯了,也沒有和父親再吵過架,父親心情也好很多,非常謝謝“向日葵”的幫助。

健全機制 打造平安新蓮湖

結合全省新時代“十個沒有”平安創建和全市爭創“平安鼎”活動,西安市蓮湖區注重在探索創新機制上用力,在夯實舉措上加壓,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機制。

蓮湖區建立“網格化”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機制,瞄準“人在格中走、信息格中收、問題格中解”的目標,將全區劃分爲41個一級管理網格和134個二級管理網格、364個三級管理網格,整合基層各類網格員力量,通過警民聯手、鄰里守望等方式,從源頭、一線夯實平安建設基礎,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問題不上交”。年初以來,4000餘名信息員在網格區域內巡邏檢查,化解矛盾糾紛1702件。

蓮湖區建立中層領導任社區“第一書記”機制,將部門特點、行業優勢和任職社區實際結合,採取黨羣部門幹部到相對複雜後進的社區任職、政法系統幹部到信訪維穩任務重的社區任職、民族幹部到少數民族多的社區任職等方式,指派區級中層領導幹部擔任社區“第一書記”,每月入社區工作不少於4次,在抓好社區黨組織整建提升、社會治理、爲民服務等工作的基礎上,帶頭組織平安宣傳、維持社會秩序、化解信訪積案、下訪接訪服務羣衆。目前,已累計下派131名區級中層領導幹部擔任社區“第一書記”,幫助12個後進社區實現趕超進位。

2月23日,79歲的李秀榮來到橋梓口社,她表示因爲長期和兒媳王某梅因工資卡誰來保管的問題產生家庭糾紛,希望通過社區調委會出面解決。社區工作人員來到小區見到了李秀榮的兒媳王某梅,她在小區內經營了一個小賣部,社區幹部與其攀談中瞭解到這兩年李秀榮的記憶力大幅下降,今天的事情明天可能就不記得了,工資卡一直都在婆婆手中,但是今天放這兒,明天藏哪兒的,自己都找不到,先後掛失過好幾次。她並不反對工資卡放在老人手裏,就是擔心丟了工資卡總是補辦太麻煩,小賣部經常關門爲她辦這些事情,實在頭疼。 經過社區調解,婆媳兩自3月開始,每月李秀榮的工資2700元由王某梅領取,工資領取後交由社區分配,其中1500元交給王某梅用於支付李秀榮每日三餐及生活中一些正常開支,另外1200元交由李秀榮老人自己支配。老人如若需要使用,隨時來社區簽字領取,這就解決了婆媳兩人之間的矛盾,李秀榮老人一家又恢復到平靜的生活。(記者 黃保山 馬文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