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日報11月15日報道,爲治理小區狗患,武漢將推出新版物業條例,其中加強了將增加狗患治理規定,兩次受罰者將納入嚴重失信名單,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繼杭州、成都、文山等城市後,有一個制定新犬隻管理的城市。

在武漢即將推出的新條例中,對部分違規養犬行爲進行了明確的處罰規定。如禁止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飼養烈性犬和大型犬。違反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沒收犬隻,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還有,攜帶犬隻出門,應當爲犬隻掛犬牌、束犬鏈、戴嘴套,由成年人牽引,主動避讓他人。如果違反規定,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沒收犬隻。因違反條例養犬,受到兩次以上行政處罰的,納入嚴重失信名單。嚴重失信者將被限制任職資格,限制授予榮譽和融資信貸,限制高消費以及出境。

消息一出,就引來不少網友的關注。不少網友認爲,出臺養犬管理辦法是好事,可以減少不文明養犬行爲,希望能在全國推廣。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爲,要求只掛犬牌、束犬鏈、由成年人牽引,這些都沒問題,但是戴嘴套這一點有些苛刻了,因爲衆所周知,寵物狗散熱靠的是舌頭,如果是冬天還好說,要是到了夏天,犬隻戴上嘴套,將無法散熱,犬隻有可能會因此中暑。

前段時間,雲南省文山市人民政府實施的犬類管理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在文山市犬類管理規定中明確寫到"早上7:00—晚上22:00禁止溜犬"。

11月初,杭州餘杭發生一起養犬人不文明養犬,還打傷他人的事件,再次引發社會輿論對不文明養犬的關注。事後,養犬人被刑拘,並沒收其未經批准擅自飼養的兩條寵物狗。針對此事,杭州市城管委員會宣佈從11月15日起至12月底,將圍繞違規養犬和不規範遛犬行爲開展犬類專項整治,將全面排查無證養犬,重點查處不栓犬繩遛犬、不按規定時間遛犬等不文明行爲。

相比文山以及杭州的犬隻管理方式,筆者認爲武漢出臺的犬隻管理方式更爲合理。因爲武漢的犬隻管理條例裏專門明確了小區物業的責任。規定中寫道,"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對文明養犬的宣傳、引導,及時制止違法違規養犬行爲。如果有物業服務企業未採取相應措施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這樣做可以讓物業也加入犬隻管理的行動中,多方面改善城市養犬環境。

近年來,"人權與狗權之爭"已經成爲輿論熱點。雖然以前各個城市都有出臺相應的管理條例,但是因爲實行力度不夠,市民不配合等多種原因,管理條例的落實始終不到位,而因爲不文明養犬行爲而導致的犬隻傷人事件也屢屢發生。這使得人權和狗權逐漸走上了對立面,似乎人權和狗權是互不相容的。但筆者認爲,這兩種其實並不衝突,說到底其實還是部分人的不文明養犬行爲,導致其他人對養犬越來越反感。要想解決這一問題。要想解決這一困境,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在人權優先的基礎下,實行合理的養犬管理條例,這樣既可以規範養犬人的養犬行爲,讓養犬變得更加文明。也可以給其他市民安全感。長此以往,相信其他不養犬的市民祖籍安徽接受與犬隻共享城市空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