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视窗网消息(红安台 记者古翔)借力扶贫工作队的帮扶,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大力引进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实现就地务工,“造血式”扶贫成效显著。

小丰山村村民周建兵,因为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料,无法外出务工,全家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在扶贫工作队工作队的帮助下,周建兵第二年就实现脱贫,现如今已住进了新房,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

脱贫户 周建兵:工作队帮我建了油茶基地,现在我已经脱贫了,相信我的油茶会越长越好,以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为助力该村精准扶贫,市、县几家单位联合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帮助村里硬化村道,修建文化广场、村级卫生室、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并拆除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为推进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红安县小丰山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许国专:我们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大抓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卫生教育扶贫,先后引进了湖北惠侬公司种香莲,红叶种养合作养牛200头,蔬菜大棚100亩,光伏发电四大产业。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扩宽增收渠道,扶贫工作队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推进,为精准脱贫持续助力。目前,落户小丰山村的湖北供销惠侬公司已与天猫、京东、苏宁、中百、武商等各大平台签订子莲订单合同8000多万,并率先对接35家合作社,给农户提供全程技术培训和辅导,还按保底价全部收购。项目完全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万元以上。

湖北供销惠侬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周美英:我们现在莲子基地有2000多亩,白莲在京东,天猫,淘宝,拼多多上面都有卖,都是周边村庄的在我们这里打工,人均(增收)在一年1万元以上。

从基础设施到美丽乡村建设,从援助资金到产业扶贫,正是借力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四年多来,该村成功打造了“龙头引领、农户参与、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的“造血式”产业扶贫模式。

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书记 周淑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弯弯通公路,户户通便民小道,绿化亮化全覆盖,四年来为我们村里筹资7、8百万,还为我们这个村招商引资,引来了好老板。

2018年,小丰山村产业扶贫实现了全覆盖。“输血+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模式让该村的扶贫工作也由此进入了全新的巩固提升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