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我們的公司成爲被用戶定義的公司,我們想做什麼,首先不是以我們爲主,而是要分析市場,這個市場不是目前的市場,而是今後五年的市場。包括市場需求的變化,根據行業變化、科技變化、消費需求的變化來總結車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車,才能真正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張海亮深諳市場變化與需求的重要性,如果說電咖推出EV10只是試水市場、鍛鍊團隊的第一步,那麼打造中高端品牌和產品才能在如今造車新勢力集體發力的浪潮中站穩腳跟。

文/《汽車人》紀旭

11月的廣州正在肆意地釋放着溫暖,不同於北方的寒風乍起,這樣的溫度更能掃除人們心中的拘謹與倦怠。正是在廣州蘭花盛開的時節,《汽車人》見證了一個48歲男人的夢想,見證了電咖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和他的“天際”。

11月13日晚,廣州亞運城體育館上演了一出“樂享·探尋”ENOVATE品牌發佈會,在激盪着節奏感的激光燈影表演後,光影芭蕾、現代藝術舞蹈、燈光模特走秀、3D霧幕秀等現代科技與高雅藝術相結合的表演輪番登場,將整個會場幻化成一座前衛藝術的秀場。將這場大秀推向高潮的是電咖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正式宣佈旗下高端品牌“ENOVATE”的中文名稱“天際”,併發布旗下首款豪華智能電動SUV——ME7的一刻。

電咖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按照以往的慣性思維,筆者在發佈前猜測這又是一場宣講PPT做得比車好的演講。但從整個發佈會的調性、節奏及燈光、舞美、演出效果來看,幾乎達到了傳統汽車品牌發佈會的水平,這大概與電咖核心高管團隊都來自於傳統汽車行業不無關係。

電咖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

談到“天際”的寓意,張海亮表示:“ENOVATE品牌中文定名‘天際’,是源於團隊不斷探尋美好出行的初心。”ENOVATE天際品牌的LOGO由三條平行線組成,是英文字母E的變形,與互聯網頁面右上角的擴展菜單一致,代表着好奇心、探索欲,既有未知,又蘊含無限可能。

電咖汽車CMO向東平

天際品牌的首款豪華智能電動SUV產品命名爲ME7。CMO向東平介紹,“ME”是Magic Electric的縮寫,“7”則是中大型SUV的代號。ME即英文單詞me,代表自我、先鋒個性和與衆不同。向東平說:“天際品牌鼓勵每一位用戶都成爲個性獨特的個體——我的車即另一個我。”

爲了迎合生長於移動互聯網年代的年輕消費者,ENOVATE天際還提出了全新的汽車零售C2M模式,使消費者可以定製自己需要的產品配置,同時通過物流控制解決目前傳統經銷商面臨的庫存問題。在渠道方面,向東平還提出了“線上+線下,自建+合作”的終端模式。

按下產品暫且不表,天際品牌所提出的用戶服務模式以及渠道模式正是造車新勢力們挖空心思想要做好的領域。但目前無論是蔚來、小鵬還是威馬都未能形成有效落地的體系,很有幾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思,畢竟用戶體驗的優化是建立在交付數量的基礎上。

回顧:試水市場的一年

在發佈會前夕,張海亮董事長接受了《汽車人》的獨家專訪,與發佈會上的一襲正裝不同,舞臺下的張海亮身着休閒西服外套與牛仔褲,理工男的氣質顯露無餘,然而從未離身的是黑色ENOVATE品牌T恤。有着工科專業背景的張總談吐雖不刻板,卻也邏輯性極強,談到過去一年的不同,他感觸頗深。

“這一年以來,我們和以前包括上汽、樂視的體會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車是從你自己的想法來定的,從車本身各方面的包括市場、性能,包括互聯網的基因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歸納總結,並把整個車打造成功,是需要一定的積累。以前20多年的經歷爲在這一年裏面把車快速地打造出來,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張海亮用“一觸即發”對電咖這一年的成績做了註解。

2017年10月,張海亮入主電咖汽車,這位曾經有着“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汽集團副總裁、樂視汽車CEO”光環加身的男人掌舵一艘與其咖位並不匹配的小船,一時間引起諸多議論與猜測。

然而這一年來,電咖汽車這艘小船的喫水線在不斷上漲。

2017年11月16日,電咖首款車型——EV10在廣州上市,成爲造車新勢力中首批上市銷售的量產車型之一。

2017年11月底,電咖在浙江紹興簽約生產基地,投資55億元,年產能18萬輛,2019年投入量產。

2018年6月,電咖與寧波慈溪簽署商用車生產基地協議。

2018年7月,電咖收購福建泉州西虎汽車SUV生產基地。同月,電咖EV10交付量突破2000輛。

2018年9月,電咖汽車高端品牌ENOVATE的首款產品正式亮相。

從產品上市到超過2000輛的銷量,再到工廠佈局與高端品牌的推出,在張海亮看來,很短的時間內把一件事做成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在合適的時間很快地讓產品面世。這就不得不提到張海亮在上海大衆、上汽集團等企業中二十餘年的積澱,造就了他在市場研究、精細化管理、戰略佈局,互聯網思維上的功力。

方向:發力中高端市場

“這次我們講的更多的是考慮怎麼從用戶的角度來定義,我們希望我們的公司成爲被用戶定義的公司,我們想做什麼,首先不是以我們爲主,而是要分析市場,這個市場不是目前的市場,而是今後五年的市場。包括市場需求的變化,根據行業變化、科技變化、消費需求的變化來總結車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車,才能真正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張海亮深諳市場變化與需求的重要性,如果說電咖推出EV10只是試水市場、鍛鍊團隊的第一步,那麼打造中高端品牌和產品才能在如今造車新勢力集體發力的浪潮中站穩腳跟。

放眼目前國內新能源細分領域,其主力產品還是以低端車型爲主,A00、A0級產品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這與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以及補貼等等政策引導有關。然而電動車的真正普及,主要的陣地還是在中高端市場,一衆造車新勢力的首款車型也恰好在這一細分市場。

“電動車要真正地把質量做好,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做成一個主流的市場。消費升級是今後一段時間比較主流的看法,所以我感覺新能源車如果真正要做好,肯定是要在中高端的市場發力,有好的產品發出。這樣才能在老百姓的消費習慣裏站住腳,電咖肯定是在中高端產品市場上站住腳,這樣我才感覺我們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下處於一個比較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張海亮對《汽車人》表示。

確定了在中高端市場發力的戰略目標,在經過長時間的市場分析及產品定義後,電咖開始了新產品的佈局。

產品:踏實做有品有趣的車

一款新產品推向市場,最終能真正被消費者接受並不是由最開始的幾千、上萬輛可以奠定,而是要靠一個品牌口碑的長期積累,需要靠產品本身能夠真正地讓消費者認同,真正能滿足消費者的訴求和願望。在專訪過程中,張海亮不止一次提到“車本身我們一定要做好,要把車做成自己一個特色”。

至少從發佈會上的所見所聞,天際ME7已經達到了“有特色”的標準。天際汽車的設計團隊以型面設計理念打破以“線”爲原點的傳統汽車設計規則,ME7有70%的外表面積採用了型面設計造型,其餘30%保持了線條勾勒設計。這一比例對車輛每個型面上光與影的能量進行了有效控制,擴充了整車輪廓外延和力量感。大量曲面應用減少了車身的割裂感,進一步增強了流暢、動感的整體視覺效果。

ME7的前排擁有3塊大尺寸屏幕,加上正副駕座椅背後的2塊屏幕,形成了“五屏即時互聯”顯示內容自由切換的場景。“即時互聯”的車機系統,可與用戶的外部iPhone、iPad等移動設備實時互聯,形成“5+X屏即時互聯”。這種信息互通形式既尊重駕乘人員個人習慣,又可隨機自由建立交互分享的平臺式場景。

在談到新產品的另一特點時,張海亮黑框眼鏡後的眼神透出了幾分笑意,“有趣”也是他在產品定義上的理念之一。現在很多在市面上的產品,雖然質量做的很好,但是駕駛者覺得不一定有趣,僅僅是代步的工具。天際品牌力爭做有趣的產品,能夠真正地吸引人,體現樂趣,而這種樂趣不單單是體現在車本身的操控性能上,還要體現在它的互聯網基因、自動駕駛等這方面。

電咖汽車CTO牛勝福博士

這次發佈的天際EM7在多屏設計、多屏互動、互聯網交互包括人工智能、媒介、語音等方面頗下功夫,這是天際和其它產品的重大區別之一。CTO牛勝福博士介紹,ME7數字引擎以iMA智能數字化架構所構成的“智慧大腦”爲核心,自下而上貫穿了硬件、軟件、應用及雲服務4個維度,實現平臺化技術共享。

裝載了Face ID探頭及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ME7,可依據不同用戶的面部特徵進行身份賬號關聯,啓動包括駕駛習慣、座椅位置、後視鏡功能、迎賓氛圍燈顏色、開機問候語等用戶自定義功能。

汽車製造就像中長跑,更像馬拉松,如果前期把聲勢做得很大,產品沒有做好,刺激消費者,使之失去信心以後反而不可能讓你走到終點。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產品的品質一直是爭論的話題之一。消費者對於新品牌的製造水平和產品調校能力各執一詞,但對於出身於傳統車企的張海亮來說,這似乎並不是個值得擔心的問題,“我們對產品本身的定義就是我們要做到和主流的OEM沒有任何的區別。我們有這方面的信心,我們整個團隊的打造也是國際化標準,包括生產功能的規劃、工廠的建設、質量管控的體系,完全是按照最主流的合資的OEM要求來進行的,所以我們的車從一箇中長線上一定能夠奠定中高端的品牌形象。”

天際ME7的車身尺寸長4655mm,寬1963mm,高1640mm,軸距達到2825mm,爲用戶創造了豪華舒適的內部空間。在動力方面採用戰略合作伙伴德國博世公司提供的最新一代170kW永磁同步高功率高效電機,該電機效率高達98%,能量損耗極小,其四驅高性能版0-100km/h加速4.9s。

ME7按照C-NCAP五星安全標準設計,它實現了360度全方位電池保護和側面柱碰,且車身高強度鋼覆蓋率達46%,極大強化了ME7在強烈碰撞情況下對駕乘人員和動力電池組的安全防護能力,又保證了整車輕量化設計目標的達成。

天際ME7將在紹興智能化整車基地生產,該工廠具備將整個供應鏈、製造及銷售鏈條的信息數據化和智慧化的能力,全面融合包括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和MES(製造執行系統)在內的國際先進標準,能夠快速、有效地實現智能製造、柔性生產以及C2M個性化定製。“

文化:協調一致踏實造車

正如張海亮所言,天際品牌的團隊成員由來自大衆、保時捷、通用、沃爾沃、捷豹路虎等一流車企精英匯聚而成,核心成員均擁有20年以上行業經驗。明星團隊無疑會帶來更多成功的經驗與成熟的理念,但“明星天團”的聚合產生不了化學反應,反而造成“1+1

很多創業企業和成熟企業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人才隊伍不是由自己培養的,來自不同企業的人才加入團隊,如何協調一致,朝一個目標合力,這是張海亮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電咖、天際想要良性發展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比如說你找來的是大咖,大咖之間互相不買賬的,互相之間意見不一致,其實終點一樣,但天天意見不同,那很多事情就沒有辦法快速地達成。企業裏面更多的是考慮協調一致,這個非常重要。”張海亮表示。

協調一致,成爲了電咖員工能夠合力的信條之一,也成了張總口中關鍵的企業文化。從去年11月開始研發的ENOVATE ME7,團隊只用了半年多時間就確定了整車造型外觀,隨後快速地開始打造工程試製車,並同步開始核心系統性能測試,包括碰撞試驗、耐久性試驗等,才能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裏完成產品研發。在設計、產品研發的思路、流程方法快速的統一,和諧統一的工作氛圍是電咖能夠完成“天際速度”的法寶之一,這種協調一致並非靠領導決策,只有靠企業文化才能建立起來。

張海亮說:“我們現在做車還是希望把車做好,把車做好纔是真的。我一直在和我的團隊說,把車做好,做成有品、有趣的。我有這樣一個心願,就是要把我們這樣一個企業做成行業的標杆,做成一個領導者,這個可能還是需要幾代產品,我們今天推出的每一代產品的成功不斷積累起來,就能穩穩地確立企業的定位。”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踏實肯幹的決心,“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爲窮困而改節”,踏實造車的張海亮,不正如廣州盛開的蘭花麼?(文/《汽車人》紀旭)【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爲《汽車人》所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