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创城,寻找城市角角落落市容市貌方面的问题,并采集上报到“城管通”管理系统,让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得以受理、处置,这就是烟台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管通”信息采集员们的本职工作。

8日,记者从烟台市城管局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获悉,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城市管理范围网格化划分,每个信息采集人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的街区范围。每天,他们都在穿梭在烟台市六区的大小马路上,以“城管通”镜头折射着城市流光溢彩之下的不和谐之影,以脚步丈量着城市的文明进程,以坚守使市民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在创城期间,经他们之手每天大量关于市容市貌的问题,经上报、立案,并得以及时处置。

孙静就是烟台市众多信息采集员之一。从事信息采集工作第六年的她是芝罘区信息采集队伍里的中坚力量,“找茬儿”经验丰富的孙静每天都是早早打卡上班,来到负责的片区开始“扫街找茬”。红旗中路、胜利南路、上夼东路,环山路、宁海路、上山路,在奇山街道迎西、迎东社区的大街小巷都留有孙静的连串脚印,无论时间轮回与季节交替:疾风驾尘期间里的她在干道叉口及时发现了阻断交通的树木倒塌;时令水果热卖时的她在马路市场捕捉到流动摊贩“狡猾”的身影;雨季延绵数周里的她在奔流的雨水中及时确认被垃圾堵塞的泄洪井盖;逢年过节长假时的她在繁华热闹的街头、在径窄幽深的巷尾守护着城市一方的文明和谐之景。

谈起这份工作,孙静笑着说:“确实挺辛苦的”。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夏日炎炎,她每天必定出发。有时候,流动摊贩和违规店外经营商铺发现她在拍照,很不理解她的工作,有些还会追着她吵。

但说起日常的工作,她更多的是感到欣慰。“最高兴的是上报的问题解决了”孙静说,这让她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是有意义、都是值得的。

为了更好地助力创城,与其他信息采集员一样,孙静也会随身带着铲子和垃圾袋在巡查中发现垃圾随手捡拾,张贴的野广告等也会随手清理,通过“举手之劳”解决或消除轻微城市管理问题。

为创城尽一份力的同时, 孙静也亲身体会到,创城给这烟台这座城市带来的真切变化。她说,创城以来,问题越来越难发现了,街道的确干净了很多。以前,乱堆物堆料、占道经营等问题很多,几乎随处可见,但创城以来,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了。“现在想找茬也难了”笑着说,这才是自己高兴看到的。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烟台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抓住关键环节,聚焦问题短板,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细化信息采集标准及要求,发挥“城管通”信息采集对城市管理问题的无缝衔接巡查优势,重点开展针对户外广告、公共广场、马路市场、流动摊贩、城市公园、城市绿化、公共环境卫生、公共卫生间卫生、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市政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信息采集处置。有效提高城市管理问题的主动发现率和处置率,持续提升城市环境面貌,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秩序,为确保我市创城质量迈出坚实步伐。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张菁 通讯员 穆静 孙盛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