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這個地方歸屬於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有一條商業古街,形成於唐,興盛於明清,坐落在丹江岸邊。有三個省的基層政府齊聚這一條古街上: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湖北省鄖縣白浪鎮、陝西省商南縣白浪鎮。

寬闊的丹江與狹窄的古道,共同築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隘口,就是著名的荊紫關,“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古稱“豫之屏障”。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秦楚之間著名的“丹陽之戰”就發生在這裏。
荊紫關古建築羣在2001年就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2015年的時候,仍然十分破敗,毫無發展旅遊的跡象。遊客如果不是自駕前來,那交通就會把遊客打發成難民。
一入院子,細細打量,真是讓人驚掉下巴。裏邊建築之精美,完全可以比肩蘇州揚州那些江南建築。硬山式建築,歇山式建築,三級疊檐、四角攢尖、雕樑畫棟,吊腳勾欄,不拘一格。
如今,又有五年過去了。不知道,現在的荊紫關是個什麼樣子。#五一不停更#
戰國時期,秦、楚兩大諸侯國征伐頻繁,雙方互有勝負。
征戰經年,處於兩國戰場夾縫中的地區,也許早晨還是秦國佔據,傍晚也許就被楚國攻破。可以想象,戰爭最苦是百姓,深陷兩軍交鋒的最前沿,他們的生命朝不保夕。無疑是砧板上的魚肉,生死由人。爲了生存,他們時而倒向秦國,時而又投靠楚國,“朝秦暮楚”這句成語由此而來。
“朝秦暮楚”最早出自於宋·晁補之《雞肋集·北渚亭賦》:“託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那麼“朝秦暮楚”究竟指的是哪裏?
這就是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的荊紫關。

紫關鎮位於豫、鄂、陝三省結合部,距河南淅川縣城75公里,西接湖北鄖縣白浪鎮和陝西商南縣白浪鎮,丹江穿境而過。沿丹江上行大約5公里,在一個名叫月亮灣的地方,有一道兩山對峙的關口,關口之外是八百里秦川,而關口之內就是遼闊的中原地區。
荊紫關爲戰國時期秦楚兩國交界。公元前312年,秦國佔據荊紫關,憑藉險要地勢,擊潰了強大的楚國強。不久,秦楚兩國修好,荊紫關被劃給楚國。於是“朝秦暮楚”局面再次出現。

如今,這個地方歸屬於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有一條商業古街,形成於唐,興盛於明清,坐落在丹江岸邊。2015年的時候,我曾經遊歷到此。當時,鎮上沒有一家合適的旅店,一日遊後,在街邊露天飯攤上喫了碗麪,就無奈離去。乘坐的大巴,很像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車。
這條街,就是著名的白浪街。
賈平凹有篇散文《白浪街》,說一個河南老漢有三個女兒,分別嫁到三個省,女兒攜婿回家賀壽被傳爲美談,這位老漢也被謔稱“三省總督”。





700多間清代建築風格的房舍沿街分佈,南街設關門,磚石結構,二層級,單拱門,跨街而立,上書“荊紫關”三個大字,1914年建。
就是這條破落的街,居然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會館街”之一,有山陝會館、萬壽宮(江西會館)、禹王宮(湖南湖北會館)、平浪宮(船工會館),還有河南會館、城隍廟等等。大都無人看管,或由當地農婦看管,隨便給個五元錢就讓進了。






有“三省一條街”之稱。有三個省的基層政府齊聚這一條古街上: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湖北省鄖縣白浪鎮、陝西省商南縣白浪鎮。據說,當年三省的供銷社也都坐落在這條街上。
古時候,荊紫關一年四季天天有集,平均每天上市達七千人,節日和農閒時候,多至上萬人,沿街設有茶館、飯店、酒店達十餘家。商鋪發林立,貨源豐富,物資繁多。如今,三省齊聚的地方,反而成爲“三不管”之地,也就是連最省時省力的旅遊業都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吧。


作者文章:
中國第一會館,唯一獲慈禧御筆之寶的民間商會建築(多圖)
我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府衙,居然是北京故宮的縮影
禪宗五山之首,飛來峯靈隱寺要與白娘子故事解綁
香格里拉在哪?就是已焚燬的月光古城獨克宗,進來看老照片
日本寺院有多強大,從現在規模地位管窺當年影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