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六國百姓造反滅秦,其真實原因不是秦始皇殘暴和秦二世殘虐,而是秦帝國以及秦朝堂所以一直延續的戰國模式。01.秦帝國的戰國模式纔是六國造反的真實原因。

秦朝統一了,但是秦朝仍舊沿襲戰國思維,其治理天下仍舊是戰國模式。百代皆襲秦政制,漢朝是第一個全盤照抄秦政制的。但是,漢朝卻沒有重蹈秦朝的覆轍。因爲,秦朝滅亡的教訓,漢朝也看到了。所以,承秦制的漢朝也懲秦之所失,漢朝獲得了後發的博弈優勢。
01.秦帝國的戰國模式纔是六國造反的真實原因
戰國是一個納什均衡。在這個博弈環境中,七大戰國的唯一策略選擇就是整軍備戰。所以,孔孟的王道政治雖然很美好,卻無法應對當時的博弈環境。人改變不了局面,往往都是局面改變人。而這個局面就是博弈的局面。
秦帝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就是因爲他把整軍備戰的博弈策略發揮到了極致。關東六大戰國,不僅隨便拉出一個都會被秦戰國吊打,就是把六大戰國捆在一起,也不是秦戰國的對手。
秦戰國統一天下,秦帝國博弈勝出。
到這個時候,戰國時代的博弈局面,就被徹底改變了。以前是七大戰國相互競爭,現在則是秦帝國郡縣天下。但是,秦始皇以及秦朝堂並沒有徹底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博弈策略。秦帝國繼續沿襲秦戰國整軍備戰的博弈策略,並放大到了整個天下。秦戰國是一種戰時軍國主義模式,秦帝國仍舊是一種戰時軍國主義模式。看一下秦朝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始皇帝時期,北卻匈奴30萬、南征百越50萬,這還只是兵力和移民數字,不包括轉運輜重的人數。比如北卻匈奴,爲了能夠高效率地向草原投送暴力,還有配套的一千八百里秦直道(約合今1400裏);爲了徹底解決匈奴的邊患問題,還有西起甘肅、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匈奴問題,大漢用了百年時間、數代皇帝才解決;而大秦只需一個大將蒙恬、一個長子扶蘇。大漢是長時間的投送暴力,而大秦則是短時間的投送暴力。大漢幾代人才搞定的事,大秦一代人不到就搞定了,英雄雖英雄,但是能知道的是那一代人得付出了多少苦。
除此之外,還有馳道天下、秦始皇陵和各種大工程。秦帝國確實是不打仗了,但是戰國模式沒有改變,以前是舉國動員去打仗,現在是舉國動員一邊打仗、一邊搞工程。劉邦一個泗水亭長,竟然從江蘇跑到陝西服徭役;英布一個安徽六安人,竟然也跑到陝西修秦始皇陵;陳勝一個河南省平輿農民,竟然要被派到北京做戍卒。這可是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看這三個人,就知道秦帝國的這種舉國動員體制有多厲害了。
秦朝這麼玩,天下百姓肯定受不了。而且秦始皇死後,秦二世時代並沒有做出策略調整,甚至變本加厲。
所以,六國百姓造反滅秦,其真實原因不是秦始皇殘暴和秦二世殘虐,而是秦帝國以及秦朝堂所以一直延續的戰國模式。
02.漢朝一慫到底卻讓自己能夠活了下來
“有時候活得最好的,不是最狠的人而是那些最慫的人”,一個黑道大哥在洗盡鉛華之後如是言。
劉邦的大漢,就是這麼玩的,不僅皇帝慫,而且朝廷慫,甚至國家也慫。
荊軻刺秦王,然後秦始皇就把燕國給滅了;始皇帝蘭池遇盜,然後整個關中大搜捕,搞得米價暴漲;秦始皇湘山遇大風,然後就派人砍光湘山上的樹。公元前213年咸陽國宴,淳于越一句話沒說到位,直接導致大秦帝國玩起了焚書坑儒。這就是秦始皇,他絕對是個狠人。
但秦始皇的這種生猛狠辣,是劉邦玩不了的。劉邦最恨雍齒,因爲早年起兵的時候,雍齒背叛過他,而且還把劉邦打成喪家之犬。但是,大漢立國,劉邦卻得封雍齒爲什邡侯,食邑2500戶。劉邦想換個太子,卻折騰到死也換不了,只能一邊吟唱鴻鵠歌、一邊唉聲嘆氣。非但想殺的人殺不了、想幹的事幹不了,甚至劉邦還得隨時準備挨懟。劉邦戲言一句:儒生沒用,然後隨何立即擺出當年遊說之功懟劉邦。懟完了,劉邦還得封官。劉邦放肆一句:老子是馬上打天下,陸賈立即開懟、懟得劉邦無話可說。然後陸賈上新書十二,劉邦每篇都要拜讀,拜讀完了還得批示一番:寫得真好。劉邦就差在陸賈的奏章後邊寫一段讀後感了。
這是劉邦,當了皇帝不僅是快意的事一件也做不得,而且常常被那些功勳大臣們懟來懟去。而大漢朝廷呢,也是慫得不要不要的。
漢初,大漢朝廷直接能控制的地方,也就關中以及中原的部分地區。簡單說,中央直屬地區也就三分之一左右。其他地區,全是諸侯王的地盤,朝廷根本就控制不了。
所以,大漢朝廷要跟大秦朝廷一樣去搞工程,根本就不可能,因爲它動員不了那麼大的力量。大漢朝廷能控制三分之一的地盤,還是拜秦戰國所賜。原因就是這些地方主要是秦戰國故地,施行郡縣治理已經成了傳統,所以最好接手。至於其他地方,劉邦和朝廷只能因俗治理,就是封個諸侯王過去,然後你們自己看着辦。
非但對內慫,漢初對外也慫。
秦朝大將蒙恬帶着三十萬大軍北卻匈奴,打得胡人不敢南下牧馬。而大漢呢?皇帝劉邦帶着三十二萬軍隊御駕親征,結果:劉邦自己和前敵司令部卻被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後灰頭土臉地回來了,也不敢再去報復,只能玩和親、開關市。
皇帝慫、朝廷慫、國家也慫,但是大漢帝國卻活了下來,而且做成了比秦帝國更大的功績。
03.漢懲秦制,但懲得不是孤立而是治理模式
漢懲秦之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爲諸侯。
明代方孝孺認爲漢懲秦制,懲的是秦的孤立。表面上看,百姓揭竿而起、天下洶洶,但是沒一個人站出來爲秦帝國賣命。所以,原因就是因爲秦皇室和秦朝廷太孤立了,關鍵時刻沒人幫。
但前面已經說過了,亡秦的是秦朝一直沒有改變的戰時軍國主義模式,而不是所謂的孤立。所以,漢朝人要比方孝孺看得清楚,即便在表達上仍舊是秦帝殘暴、秦法苛刻,但是做起事來卻是在實實在在地觸及了亡秦之根本。
漢朝人一直罵秦二世、趙高這些人多麼敗類,一直罵秦法秦制多麼不堪。但是,秦始皇第一個稱皇帝、秦二世第二個稱皇帝,而劉邦就第三個稱皇帝。你這麼罵秦朝,怎麼連秦始皇創造的皇帝名號,都直接延用。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始稱皇帝,劉邦在公元前202年接着稱皇帝,前後相隔不到20年。
原因是什麼?
原因就是漢朝不僅直接繼承了秦朝的皇帝稱號,而且還全盤照抄了秦法秦制,甚至五行推演和服色曆法也不放過。可以說,秦朝怎麼統治帝國、漢朝就怎麼統治帝國。所以,漢朝是一邊罵着秦朝、一邊學着秦朝,而且學得極爲徹底。
至於封諸侯王、封侯爵,大漢真得沒學大秦。王翦有滅楚戰國之功,卻不敢奢望能封個侯爵。但是,大漢立國光侯爵就封了140多個,異姓諸侯王就封了七個。所以,表面上看,真的是:漢懲秦之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爲諸侯。
但是,劉邦也不想封,卻不封不行,甚至封少了都不行。原因就是大秦帝國是攢了百年家底才統一天下的。王翦是滅楚國了,但是戰士、武器以及輜重可全是嬴政和秦戰國的。大漢卻不是這麼玩的,開國功勳們與劉邦是一種半臣屬、半合作的關係。甚至,有些人在功績上,真得做到了功高震劉邦,比較典型的就是韓信。所以,劉邦想封也得封,不想封也得封。既然全都得封,爲什麼不把自己親戚和自己的兒子也給封了。因此,漢初纔會“大建庶孽而爲諸侯”。
漢朝全盤沿襲了秦制,那麼漢朝爲什麼沒有搞得六國造反?
漢朝不得以而推行分封,實際上就是在自廢武功,要是天下造反,他的鎮壓力量肯定不如秦朝。爲什麼漢朝卻活了下來?
原因就是大漢改變了秦朝的治理模式。秦朝仍舊是舉國動員的戰時軍國主義模式,而漢朝卻是無爲而治,簡單說就是:你們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只要不犯法,想幹啥就幹啥,朝廷能不管你們就不管你們。
秦朝北卻匈奴,漢朝和親匈奴。秦朝五十萬移民百越,漢朝就派過去一個陸賈,回朝覆命的陸賈還收了趙佗不少禮物。秦朝郡縣天下,漢朝是喜歡郡縣的地方咱就郡縣,喜歡封國的地方咱就封國。甚至,你們要是開心,還可以自己鑄錢玩。
漢朝徹底改變了戰國以來全民整軍備戰的軍國主義模式。這時候,就是六國後裔想造反,天下百姓又有誰去當陳勝。再者,六國王室們,被秦朝的統一戰爭帶走一波、被項羽滅秦帶走一波、被楚漢戰爭再帶走一波,還能剩下幾個?至於秦戰國的後裔,直接就被天下族滅了。所以,大漢立國,只要改變戰國以來的博弈策略,天下不僅不會造反,而且能夠大治。而生存下來的漢帝國,就會有時間去開創一個前無古人而後有慕者的新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