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說,重視文人和文化是整個宋代的國策,這一時期士大夫羣體不僅是社會的政治主體,也是國家的文化主體和精神主體,較之於前代,官僚階層在整體上更加趨向士人化、學者化和審美化。我們其實沒必要強調宋代審美是否引領世界千年,因爲宋代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並不是陳列在博物館裏的文物,而是它所展現的時代精神,對文化、藝術、思想的寬容,對知識羣體的尊重,民間社會的開放程度,纔是宋代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電視劇《清平樂》的上映,再次引發有關宋代美學的熱議。在網上常看到有人說,“宋代極簡美學領先世界一千年”,其實這種說法有些“標題黨”。宋代的美學和藝術成就是公認的中國古代高峯,但它並不是唯一的高峯,宋代美學的豐富性也遠不是“極簡”可以概括的。

  這一點從《清平樂》海報就可以看出來。其中,宋仁宗一身素紅朝袍,毫無其他朝代龍袍的華麗紋樣,可以說這是“極簡”。但是曹皇后的穿着基本還原了臺北故宮所藏的《宋仁宗後坐像》中的服裝,單是一個頭冠的繁複華麗程度就不遜於任何一個朝代。再比如,預告片開頭放的是宋初大畫家范寬代表作《溪山行旅圖》,這幅畫是典型的北派水墨山水,畫中山勢雄渾,用墨沉鬱,給人以高山仰止的崇高感,但北宋也有《千里江山圖》這樣設色濃麗的青綠山水。

  在宋代,不僅山水畫、花鳥畫呈現百花齊放的多元面貌,中國的文學創作、工藝美術乃至社會經濟等領域,同樣呈現出一派繁榮。在文學方面,明朝人評選的“唐宋八大家”,其中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這六位都是北宋人。宋詞和唐詩並稱爲中國文學的兩大高峯,元曲劇本、明清小說等體裁也都起源於宋代。與其說宋代美學是中國審美的最高峯,不如說是中國美學史上承前啓後的關鍵時期,正是宋代的兼收幷蓄和多元包容,開啓了後世中國文化與藝術的持續繁榮。

  爲什麼在宋代會形成這樣蔚爲大觀的文化景象呢?這和宋朝開國國策有直接關係。《宋史》中評價宋太祖趙匡胤的用人之道,說他“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國,而儒道之振,獨優於前代”。可以說,重視文人和文化是整個宋代的國策,這一時期士大夫羣體不僅是社會的政治主體,也是國家的文化主體和精神主體,較之於前代,官僚階層在整體上更加趨向士人化、學者化和審美化。范仲淹、王安石、蘇軾、司馬光等人除了是政治家,個個都是大詩人、大詞人,有些還是畫家和音樂美學家。因此,宋史學者鄧小南用《論語》中的“遊於藝”三個字來形容宋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是非常貼切的。

  宋代美學除了把簡淡自然的“雅”推到高峯,同時也帶有鮮活熱鬧的“俗”的一面。這與當時的商品經濟、城市生活發展密切相關。由於皇權相對弱勢,對民間的控制也相對寬鬆,這一時期的市民社會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空間。都市的繁華,進一步推動了社會的世俗化,勾欄瓦肆、百戲藝術的活躍,刺激了市民文藝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新的藝術形式,比如鼓子詞、諸宮調、講史、說經、雜劇、南戲、話本、風俗畫等等。可以說,中國的通俗性審美意識和藝術形式幾乎都可以在宋代找到。所以說,宋代的審美是雅與俗的兼備,可以概括爲“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三個傾向。

  那麼,宋代社會作爲一個有機整體,是不是存在共通的審美觀念?如果說真的有這樣一個審美觀念或特質,我想最貼切的可能就是“韻”了。在宋代美學裏,“韻”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什麼纔是韻呢?宋代人對“韻”的解釋很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一位叫範溫的文學家,他說,“有餘意之謂韻”。那什麼是“餘意”?範溫舉了個例子,他說“大聲已去,餘音復來,悠揚婉轉,聲外之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餘音繞樑,回味無窮的感覺。“韻”並不是特指某一種風格,而是所有風格的作品都可以具有的審美內涵,通過無限延伸的“遠”景,把人的目光和精神引向遠方。“韻”作爲宋代美學的獨特內涵,其實反映的是一種開放、多元,且富有內涵的文化心態,也正是這樣的文化心態成就了宋代的文化盛世。

  我們其實沒必要強調宋代審美是否引領世界千年,因爲宋代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並不是陳列在博物館裏的文物,而是它所展現的時代精神,對文化、藝術、思想的寬容,對知識羣體的尊重,民間社會的開放程度,纔是宋代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作者系《國之重寶:北京故宮600年》主講人)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