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何許人也?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知道他爹王安石的人肯定很多。

據記載,王雱從小就聰明異常,讀書過目不忘。十五六歲時就能寫出洋洋萬言的長文章,之後又考取進士,當上了旌德尉。這些是不是做宰相的父親在運作,不太清楚,但王雱二十來歲就當上了處級幹部,在別人看來絕對是祖上冒青煙的事。可王公子很不滿足,聲稱“官卑俸薄”,辭職回家做專職作家了:作策二十餘篇,極論天下大事;又作《老子訓解》《佛書義解》等。除此之外,他極其風流自賞,幾乎每天都糾集一幫官二代、富二代尋花問柳,當時京城的所有秦樓楚館、詩妓舞娃,很少有人不知道這個揮金如土的王大公子。

王安石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了許多人,唯獨拿自己的寶貝兒子沒法子。況且這個兒子“才華冠世,議論驚人”,就是王安石自己也覺得遜他一籌。於是,由寵生憐,哪裏還管他什麼浪跡行止?

到了王安石手握大權、可以左右朝中人事安排時,王雱又想當官了。他對父親說,你提拔了這麼多年輕的門生故舊當大官,難道我還不如這些人嗎?王安石說,執政者不能選子弟入朝,這是本朝定例。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在說我多用私人……王雱那少爺脾氣發作起來根本聽不進這些什麼規定,只管朝父親一通亂嚷,弄得王安石很是頭痛。

到底是文化人,不需別人點撥,王安石很快就有了主意。王安石讓兒子趕緊把所作策論及《老子訓解》等書稿拿出來,交出版社排版印刷,並以低廉價格在市場上出售。世人見當朝宰相的兒子出了書,紛紛爭相購買,加上內容還不錯,立即成了暢銷書。不知是否有幕後推手,反正王雱的著作很快傳進了大內,連皇帝也讀到了這些書,並對他頗爲讚歎。大臣鄧綰、曾布等人正想找機會討好王安石呢,便乘機大力推薦,說王雱如何有才、如何博學,差不多就是當世無二的治國英才了。神宗召王雱進來面試,王雱果然侃侃而談,句句都是神宗喜歡聽的。神宗龍顏大悅,遂當場授予王雱太子中允等顯要職位。

王雱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做起事情來比其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對輿論控制得極爲嚴厲,遇有謗議時政者,不問貴賤一律拘禁,敢怒不敢言成了當時的主流民情。兒子王雱能有如此作爲,他爹王安石心裏或許在暗自高興,以爲自己後繼有人了。可事實是,經王雱這麼一折騰,最直接後果是射向王安石的“子彈”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強烈。王安石終於中槍倒下,很多人說是因爲他“改革”失敗了,可誰又能保證跟他縱子跋扈沒有關係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