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崇禎帝16歲登基,也曾想拯救這個風雨飄搖的大明朝,然而,當時外有強敵環伺,內政弊病累積,讓這個年幼的皇帝心有餘而力不足。崇禎在剛登基的第二年就着手進行各項改革,例如他改革了驛站制度,明朝的驛站人員太多,佔用了大量的經費,所以崇禎打算精簡驛站,就這樣,一個叫李自成的驛差被迫下崗,成爲無業遊民。沒想到李自成多年後能夠成氣候,推翻了大明王朝。

李自成本就是窮苦人家出身,小時候還當過和尚。在失去驛差工作後,因爲需要填飽肚子,無奈和幾個兄弟一起“喫糧當兵”,當了明朝的一個普通的士兵,更沒想到的是,明朝末年,上層貪腐,剋扣軍餉,士兵們連月領不到軍餉,最後不得不殺掉上司而造反。

李自成機緣巧合,逐漸成了義軍首領,手下更有劉宗敏,牛金星等猛人協助。崇禎十七年,明朝氣數已盡,兵部尚書張縉彥投降,打開了京城的正陽門,李自成手下的大將劉宗敏正式進入皇城,而此時,崇禎帝已經登上景山,自縊而死。李自成在當日中午趕到皇城外,看着巍峨的皇城,心中激動萬分。在劉宗敏的引導下,李自成等人由德勝門進入紫禁城。

此時的李自成,意氣風發,傳了16位皇帝的大明王朝,被他徹底滅掉,他甚至在幻想,他的大順王朝接下來該如何威震四海,該如何傳承萬世。從德勝門到乾清宮,必須經過承天門,李自成站在承天門口,勒住馬,沒有急着進去。他取出弓箭,從背後箭壺中拿出一支鵰翎箭,對衆人說,我這一箭,如果能射在“承天門”的牌匾正中央,天下就註定是我的。李自成自恃射術出衆,沒想到卻失手了,這一箭卻射在了偏下的位置,李自成滿臉通紅,大臣們都不敢說話,只有丞相牛金星發言說:“陛下這一箭射在‘天’字的下面,說明‘天下’已經是我們的了。”李自成聽完大喜,策馬揚鞭,直奔乾清宮。

李自成窮苦出身,在此之前,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能夠當上這皇宮的主人。於是,他幻想着自己有千萬嬪妃,每天睡在龍牀之上的情景。於是,在入宮的第一晚,李自成特意睡在了崇禎帝生前所睡的龍牀之上,沒想到的是,李自成剛剛入睡,牀卻塌了,李自成嚇出一身冷汗,羣臣聽聞,連忙過來,見到這樣的尷尬,都不敢啃聲。唯有牛金星對李自成說了8個字:“舊龍牀,焉能睡新龍?”。李自成聽完之後,又非常高興,還特地安排牛金星去打造一個新龍牀。

小編認爲:作爲農民起義軍,由於缺乏長遠的規劃和正確的價值觀指導,這種思維侷限了李自成的發展。李自成受盡壓迫,一旦翻身做主,不思考如何改變這種壓迫環境,而是想轉換角色,來繼續壓迫貧苦百姓,這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其實,歷史上,失敗如李自成者,又何止他一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