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人員對531名胃癌患者的基因組數據和生活方式等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比較其中300名亞洲人和200多名非亞洲人的數據,總結出亞洲人容易得胃癌的三大因素:抽菸,喝酒,東亞人特有的一種基因突變。對日本胃癌隊列的詳細病因展開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對於ALDH2正常的人來說,抽菸沒有與酒精產生協同效應。

胃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但對於我們亞洲人來說,胃癌顯得有些特別,因爲胃癌的發病率在東亞尤其突出。是遺傳因素,還是飲食等生活習慣,或者兩者之間的某些相互作用讓東亞人容易被胃癌纏上?

近日,東京大學等多家日本研究機構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爲我們更好地預防胃癌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人員對531名胃癌患者的基因組數據和生活方式等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比較其中300名亞洲人和200多名非亞洲人的數據,總結出亞洲人容易得胃癌的三大因素:抽菸,喝酒,東亞人特有的一種基因突變。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旗下的子刊Science Advances。

研究人員首先對這500多名胃癌患者做了全外顯子測序分析。正如我們對癌症發生的理解,癌變過程中癌細胞基因組會獲得各種特有的體細胞突變特徵。根據不同的突變特徵,研究人員把這些胃癌病例分成了6組。

而在其中一組,他們注意到一些特點:癌症突變負擔相對較低,有1/5爲瀰漫性胃癌,但更關鍵的是,90%以上的病例爲亞洲人,並且70%的患者擁有一個著名的基因突變ALDH2。

ALDH2突變在東亞人當中十分普遍。這個基因編碼的蛋白在酒精代謝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而東亞人獨有的突變類型卻會讓這種蛋白活性大大降低,於是酒精攝入體內後無法被及時代謝,引起的一種常見表現就是喝酒後容易皮膚髮紅。

▲喝酒容易臉紅,是因爲基因缺陷造成體內負責酒精代謝的一種關鍵酶活性不足(圖片來源:Pixabay)

接下來,研究人員對這一胃癌亞型的日本病例進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生活習慣和基因組之間的關係。他們得出結論,喝酒和ALDH2突變基因正是這類胃癌在亞洲人羣中高發的重要原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胃癌患者大多數並沒有大量飲酒。換言之,由於特有的基因缺陷,即便少量飲酒,也會使他們面臨更大的胃癌風險。

鑑於在另一種東亞人中常見的癌症——食管癌中,喝酒與抽菸經常“聯手”增加患病風險,此次研究人員還繼續考察了抽菸的影響。對日本胃癌隊列的詳細病因展開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對於ALDH2正常的人來說,抽菸沒有與酒精產生協同效應;對於不喝酒的人來說,抽菸也沒有進一步增加風險。然而,如果是有ALDH2缺陷又喝酒,菸酒不分家的後果就是雪上加霜,患上胃癌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日本研究人員繪製了十分通俗易懂的總結(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Credit: Akihiro Suzuki, Hiroyuki Aburatani, Hiroto Katoh, Shumpei Ishikawa)

總結來看,這一發現揭示了遺傳傾向與生活習慣的相互作用,對東亞人羣胃癌風險的影響,無疑具有重要的臨牀和社會意義。在這些結果的指導下,我們不妨針對性地採取一些干預措施,例如通過遺傳易感性對胃癌高危人羣進行早期檢測,戒菸戒酒、改善生活習慣,從而儘可能地減小罹患胃癌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