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田流水

11月初,朋友圈被一段熊母子攀登雪山的視頻刷屏。

11月7日凌晨1點05分,騰訊新聞旗下企鵝號“小錘子說熱劇”編髮了這段視頻,引發9萬人執議。

11月6日,某公衆號用“這個熊孩子治癒了朋友圈:孩子,你終究要學着自己長大”爲題,瞬間點燃朋友圈,閱讀量達到10萬加,點贊人數達2100人。有讀者回復:“倆孩子的媽媽,看哭!”,“以前的我,會第一時間衝過去把熊寶寶拉上來。現在的我只能背過身去抹眼淚,裝沒看見。就這樣放手…”。

其實,這段視頻最先由註冊爲“獵拍” 用戶在騰訊視頻上發佈。11月4日上網以來,播放量達211.8萬次,在該網站上創下最新紀錄。

如果僅僅是看網絡,你會覺得社會上到處充滿了正能量!那麼,到底是現實太殘酷,還是理想過於溫暖?

這個現象裏邊,人性溫暖的一面被這對熊母子激發,出現爆棚的情況,我們完全應該響應,甚至吶喊都不爲過。但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或者說是思考的,是冷靜下來以後的理智。理智纔是人性的本源,沒有理智,激情就是野火,與所遇之物同歸於盡。激情過後,一切再重新開始。

人類社會發展幾千年來,歷史經常重蹈覆轍,就是因爲人類積累的集體理智不夠。所以我認爲:河流之所以百轉千回,是爲了滋養更多的土地;人類文明之所以躑躅前行,是爲了帶動更多的民族共同前進。科技的發展,已經使人類集體心智的存取成爲可能,信息對稱,使統治者再難陰謀瞞天過海的伎倆。人類,是時候走向集體心智成熟了!

否則,動物世界將兩次充當人類的導師,那時候,我們不止會感嘆於一只失去幼子的鳥媽媽,糾纏死一條花蛇,更會唏噓於一條狗狗守候在被撞同伴的身邊,狂吠求救。我們喜歡把不聽話的孩子叫熊孩子。我想說:別玷污了小熊。

希望來自俄羅斯馬加丹的熊媽媽和熊寶寶,喚醒我們遺忘的自性,點亮我們已經冰冷的人性,讓心靈之光引領我們前行。

願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充滿理智的溫暖,持久的溫暖,而不是放縱和貪戀。我們更不能隨意滿足一個人肆無忌憚的慾望,因爲,我們任何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舉動,都是在平靜的社會秩序中投下一顆石子,激起人們內心的波瀾,都是在所有人心中埋下一粒種子,只要條件成熟,就會立即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人不應該生活在仇恨和恐懼中,人只能生活在喜悅和平安之中,願我們用愛消融仇恨,用光明驅散黑暗,體驗到平安與喜悅,感悟到人性的幸福!

作者:心田流水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祕史」原創制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