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很多的影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免死鐵券,免死金牌。這種一般是皇帝賞賜給大臣,以表彰其功勞,作用就是這位大臣以後犯罪,子孫犯罪,可以免死,就像護身符一樣,地方官見了都得下跪。那麼在古代,當皇帝要殺你,你有免死鐵券,真的能救命麼?這位千古一帝告訴你,有免死鐵券死得更慘。

從史料記載來看,免死鐵券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現在出土的有一個唐代的免死鐵券,是唐朝的皇帝賜給吳越王錢鏐的免死鐵券,上面寫着“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意思是,你犯了9次死罪都可以免死,子孫可以免三次死罪,如果是犯了一般的罪行,地方官不能問責。從寫的功效來看,還是很管用的。

所以,對於功臣來說,得到皇帝頒發的免死鐵券,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是自己的護身符,所以免死鐵券成了很多朝代開國功臣的標配。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朱元璋出身貧農,靠着一幫兄弟,窮哥們爲自己打下了天下。而且在打天下的時候,朱元璋不止一次發誓要跟兄弟們同享天下,子孫萬世富貴。

因此,在建國後,按照功勞大小封了幾百列侯,而這些侯爺,最直接的標配就是免死鐵券。只不過因爲功勞的不同在免死的次數上有所不同,最高的免死九次,最低的也能免死一次。於是功臣們拿着免死金牌,開始囂張跋扈,魚肉鄉里,殺人放火,心想的是即使是死罪,那麼也能免死,在皇帝要殺自己的時候拿出免死鐵券就行了。

但是,朱元璋可不喫這一套,在後來朱元璋開始殺功臣的時候,就是按照免死鐵券的數量來殺的。誰得到免死鐵券,說明誰的功勞大,那麼殺他就是必須的,因此,徐達、藍玉、朱文忠等就成了最先開刀的。而在皇帝舉起屠刀的時候,還真有功臣亮出免死鐵券,說要免死,希望保住家人和自己的命。

但是,這免死鐵券在朱元璋看來就是廢鐵,皇帝說你罪該萬死,你最牛的免死鐵券也就是免九死,那麼剩下來的夠殺你幾千次了。所以,免死鐵券在朱元璋這一點用也沒有。而這些被賜了免死金牌的功臣,免死金牌反而成了他們的催命符,基本上被處死。

所以說,古代在皇權統治下,一切的生殺予奪都在皇帝。只要是皇帝想殺你,你就是有一車免死鐵券也沒有。如果皇帝不想殺你,你沒有免死鐵券反而更安全。但是在民間,卻很相信這免死鐵券,那隻不過是百姓希望有一種象徵性的東西來對抗昏君的殺戮罷了。所以說,免死鐵券不能免死,想要平安,在皇帝手下還得低調,低調,再低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