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1952年聖誕前夜,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竟然不惜扔下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隻身離開臺灣,跑去了美國,並且一去不返。王玉齡在美國,蔣介石不管不問。

1947年5月16日下午,參加內戰的張靈甫在孟良崮戰死。事後,蔣介石在南京舉行盛大的追悼大會,追贈張靈甫爲陸軍中將,還把從英國租來的軍艦命名爲“靈甫號”,把張靈甫戰死的蒙陰縣改爲“靈甫縣”。敗逃到臺灣後,還把張靈甫入祀了忠烈祠進行供奉。並且,他還不忘把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和兒子一起帶到了臺灣。
蔣介石待張靈甫可謂“不薄”。
可是,1952年聖誕前夜,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竟然不惜扔下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隻身離開臺灣,跑去了美國,並且一去不返!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王玉齡去美國的理由是去那裏留學。
其實,這只是一個藉口。
王玉齡的離開,與蔣介石父子大有關係。事情很簡單,臺北有一位軍官,與王玉齡有過幾次點頭之交,突然被蔣經國派人抓起來,說是“匪諜”,馬上就槍決。王玉齡與他只是偶爾見過幾次面,隨後蔣經國又要派人把她抓起來審問。幸好軍中不少張靈甫的生前好友盡力保護,王玉齡纔沒受到牽連。張靈甫爲蔣家王朝戰死,蔣介石父子的做法,令王玉齡心寒。
王玉齡與陸軍總司令孫立人的夫人是湖南長沙同鄉。孫立人夫婦也十分喜歡她,於是王玉齡便叫他們姨父姨娘,兩家關係比較好。可是,孫立人也受到蔣氏父子的猜忌和迫害。王玉齡於是斷然決定趁着自己還年輕,乾脆離開臺灣,前去美國。在孫立人的幫助下,她獲得了一份去美國讀書的簽證。
王玉齡由此隻身逃離了臺灣,並於第二年考入紐約大學。
後來,孫立人夫婦果然被蔣介石軟禁,長達幾十年。王玉齡再次逃了一劫。
但是,她赴美讀書,屬於自費,沒有向蔣介石政府申請任何資助。學費昂貴,她還要贍養在臺灣的老母和兒子,不得不白天上課,晚上去餐館打工。經過五年的艱苦打拼,1958年夏,她終於完成學業,從紐約大學畢業。心有餘悸的她沒有再回臺灣,而是去了美國一家五星級酒店,幹起了財務工作。
昔日的將軍夫人成了美國酒店的打工仔。
後來,王玉齡又換了一份工作,去了美國一家航空公司工作,還是做財務。有了穩定的工作後,她便把母親和兒子從臺灣接過來。從此,一家人便定居在美國。
王玉齡在美國,蔣介石不管不問。但是,她的境況卻受到了中共大陸方面的關注。1970年一天,王玉齡突然收到一封從加拿大郵寄過來的神祕來信,信中熱情邀請她有空回祖國參觀訪問,署名是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黃華。
這完全出乎了王玉齡的意外,同時也激起了她回到祖國去看看的念頭。
從此以後,她和中共方面的聯繫多了起來。令她欣慰的是,中美關係也開始破冰。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美國對大陸的報道越來越多。王玉齡在美國參加當地僑務活動,兩次當選華美協會主席。這樣,她接觸了不少經常往返大陸華人,對國內的情況和中共的政策瞭解更加深刻了。
1973年,在國內有關部門的安排下,王玉齡終於祕密踏上了回國之旅,在北京等地,她受到了熱烈歡迎。從此以後,每一年,她都回國看看。1975年,她在北京時,鄧穎超代表病重的周恩來親自在釣魚臺接見她。
進入80年代後,國內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王玉齡回國更加勤了。90年代,她又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攜帶90多歲的老母親一起回國定居。
她的決定獲得了國內有關部門的支持。
王玉齡的愛國舉動,也使得丈夫張靈甫獲得了公正評價,尤其是他的抗戰之功得到了人民政府的肯定。2005年前,王玉齡還以張靈甫遺孀身份被有關部門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60週年紀念章”一枚。
如今,王玉齡已經90歲了,住在上海。
相關文章